《爱弥儿》

法国思想家 J.-J.卢梭的主要教育著作。副标题为《教育论》。1762年出版。该书是卢梭的精心杰作。他自称:“《爱弥儿》一书构思20年,执笔3年。”全书共5章,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故事优美,文笔生动,富有文学价值。前4章以富家孤儿爱弥儿为主人公,论述男子教育的改革,揭穿法国封建教育的腐朽荒谬,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末章借爱弥儿未来的妻子苏菲的教育,论证女子教育的革新。

全书宣扬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述性善论,认为人秉有天赋的自由、理性和良心,顺性发展就可成为善良的人,实现善良的社会。所以教育应受天性的指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自然人的身心调和发达,体魄健康,感觉灵敏,理性清晰,良心畅旺;相反,封建教育造就王公贵人和国家公民,却把人的天性窒息了,使天真纯洁的儿童沦为社会传统的俘虏,失去了善良的本性。全书还尖锐批判封建教育把年幼无知的儿童当作哲学家、道德家和神学家对待,揠苗助长,戕害身心。在卢梭看来,要纠正封建教育的错误,就应当使教育“归于自然”,即排除恶劣的习染,使儿童的天性自由地自然地发展。书中把受教育者的成长分为婴孩期、儿童期、青春期和青年期,呼吁教育要适应各时期年龄特征,同时还要适应个性差异和两性差异。它对于体育、感觉教育、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女子教育,都提出了改革的意见和主张。

全书题材新颖,词语锋利,尖锐地批判了法国封建社会及其教育。该书因触怒贵族和僧侣阶级,出版后即被宣布为禁书,在巴黎遭到焚毁,卢梭被迫出走国外。但书中阐述的思想对于I.康德、J.H.裴斯泰洛齐、J.杜威以及后世许多教育家,都有启发和影响。在儿童心理学发展史上,《爱弥儿》也占有重要地位。但该书把儿童的天性作为兴办教育的根据,却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

中国商务印书馆曾于 1929年和 1978年,先后印行《爱弥儿》的魏肇基节译本和李平沤译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