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伦理道德辞典

廓然大公

语出《程氏文集》卷二,程颢《答横渠先生定性书》“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大公,物来而顺应。”就是说宇宙是广大无边的,它自己没有心,而一切有心的东西,其心都是宇宙的心。圣人的精神境界和宇宙一样广阔,他没有专为自己的利益而引起的感情,一切有感情的东西,其情就是它的感情。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是顺其自然而反应,没有“自私”的感情,也不加“用智”的思辩,这样才能“适道”,即一切言行和思想都符合“天理”、“良知”的道德要求,达到“仁者”的境界,即“浑然与物同体”(《程颢识仁》)。这也就是“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以万物为一体”的境界。才能成为圣人,“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是圣人之善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程氏文集》卷二)这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发展,这种思想也为后人发展引申,如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及后世的“大公无私”等,对社会的伦理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
鱼玄机:多情才女成荡妇
鱼玄机:多情才女成荡妇
大唐盛世,诗才辈出,不但须眉称雄,也有不少女诗人脱颖而出,鱼玄机就是其中留传佳作甚多的一位。这位美丽多情的少女,也曾得到多情公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