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11 10:02:1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介之推简介
介之推雕像
介之推,又叫介子推。晋国贤士。曾随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十九年。重耳回国即位为晋文公,赏赐随从部属,他没有受赏,也无怨言,和母亲一起隐居绵山。后文公念及,使人召见,不见,乃封绵山作为封田,号曰“介山”。
介子推(?-前636年),一作介之推,又称介子、介推,春秋时期晋国人,逝世于介休绵山(今山西介休市)。晋文公重耳的辅臣,骊姬之乱发生后,他跟随重耳出奔,历尽艰辛,忠心辅佐重耳得以返国,介子推却淡泊功名,归隐山林。因其“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高尚品行,深得世人怀念。死于西元前636年(鲁僖公二十四年)。
由于介子推的忠心耿耿和淡泊名利,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极力推崇的的高尚品德,所以介子推在历朝历代都得到了很多的赞誉。民间修建了许多祠堂庙宇,以慰籍介子推的在天之灵。北宋天禧元年(1017年),宋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
另外,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也为介子推的事迹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如: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战国屈原《九章·惜往日》)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 黄庭坚《清明》);
“民间禁火寒食节,绵上遗封莽未耘”(明 俞汝为《过绵山吊介之推》);
“但使亡人能返国,耻将股肉易封侯”(明 林魁《寒食题介子祠》)
“百年节岁同寒食,万里封疆立介休”(明 吕解元《绵山吊介子》)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壶餐,不够一人之食。众人争采蕨薇煮食,重耳不[阅读]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画像原来,晋文公封赏功臣是有标准的,在仁义道[阅读]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怜悯他们,乞讨都得不到吃食。危难之间见真情[阅读]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介之推画像首先,我们先说一个人的姓是怎么来[阅读]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阅读]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传说版本颇多,大体如下:晋国公子重耳因国难流[阅读]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食条注、唐代人李涪、南宋人罗泌、近代学者[阅读]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国登基后,介之推悄悄隐退回家回家照顾老母。重耳悔恨忘[阅读]
-
- 川岛芳子或是双性恋 遭日本养父强奸改变性取向
- 资料图:川岛芳子戎装照在日本的谍海中,“巾帼女豪们”的手段丝毫不逊于男子,而这些女谍中的头号人物,无可争议的当数川岛芳子。她的活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
-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 相传夏桀攻打过岷山,得到了两位名为琬和琰的美女。这两个女人不仅长得妩媚,还很会跳舞,桀陷入了对她们的迷恋,还把她们的名字刻在了华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