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说六卷
【刊本】:
读曲丛刊本
【解题】:
清焦循撰。循字里堂,江都人。其书六卷,第一卷述古今杂伎散乐之制,第二卷至第五卷杂记元以来曲家及撰曲名目,第六卷则记戏曲旧闻及俳优杂事。循记诵渊博,学有根祗,为经学名师,虽不必以论曲见长,而是编考订故实具有本原,述作者始末亦至详瞻,甚有裨于曲学。虽其中偶有舛误,如卷一疑杨文奎撰《翠红乡儿女两团圆》剧,而《录鬼簿》竟无此人,实则文奎明人,锺嗣成不得预登于簿;又疑《录鬼簿》有《燕青扑鱼》,无《燕青博鱼》,不知博、扑声读本同,扑鱼即博鱼;又如卷四误以张大复之《快活三》、邱园之《虎囊弹》、《党人碑》,朱云从之《龙灯赚》、《照胆镜》为朱良卿剧,误以沈自晋之《翠屏山》、《望湖亭》、《耆英会》为沈璟剧,均失于考核。又云《新齐谐》“医妒”一则,记轩辕孝廉事,本《伏虎韬》传奇所载,文人诡笔,非有实事,简斋得诸传闻,未悉其所本,实则李渔《无声戏》小说已载其事,尚在沈起凤《伏虎韬》之前,此等皆不免稍疏。然所采既博,一时记忆之误即前人亦难免,况循此编不过随意记载,原非专著,不得以是病之也。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载黄文旸《曲海目》,附记云:“焦里堂《曲考》载此目,有所增益,次录杂剧四十二种、传奇二十六种名目,皆出于黄目之外者。”勘其目,皆在此编中。唯今本《剧说》不载《曲海目》,书名与《画舫录》所记亦不同,不知何故。考此本前载循小序云:“乾隆壬子于书肆中得一帙,杂录前人论曲、论剧之语。嘉庆乙丑取前帙参以旧闻,凡论宫调音律者不录,名之以《剧说》云。”是其书本名《剧说》,《画舫录》所引或另为一书,斯亦未可知矣。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揭秘蒙古族英雄阿拉坦汗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 阿拉坦汗是蒙古国的史上一位重要的首领,是元朝的开国皇帝成吉思汗的后裔,那么这位拥有黄金血脉的阿拉坦汗是个怎样的人呢?阿拉坦汗
-
- 哈萨克族的毡房和蒙古包的区别在哪里
- 蒙古包呈圆形,一般高为3.3米至5米,其架设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圈,再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那(即蒙古包的木制骨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