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存九卷

书籍:戏曲小说书录解题 作者:孙楷第 朝代:1990-10-01 专题:书籍
【刊本】:

光绪二十一年抚立雪斋本印

【解题】:

婺源汪绂撰。绂初名烜,字灿人,号双池。家贫困,佣于江西景德镇,为画碗之役。后之闽中,馆枫岭、浦城间,从游者甚众。乾隆中以诸生终。其学博综儒经,以宋五子为归,因陆陇其著《读礼志疑》,乃作《参读礼志疑》,多得经意,又著《周易》、《尚书》、《四书》诠义,《春秋集传》,《礼记章句》,《乐经律吕通解》,《理学逢源》,《儒先晤语》等二十馀种。此《山海经存》者,亦其遗书之一也。考《山海经》一书,语多荒诞,前人已言其非,《四库提要》更讥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入之史部地理类未为允当,因移之子部小说家类,世人多遵行之。然为之注者,晋郭璞外,当推吴任臣之《山海经广注》、郝懿行之《山海经笺疏》为最著,而双池是书,亦足与之颉颃。按双池释是书时,郝懿行笺疏犹未刊行,世之学者咸尊吴注。吴注于名物训诂,山川道里,皆有所订正,可补郭注之未备,然引据过繁,考证未当。双池因更为之拾遗补阙,上溯经史,下逮百家,凡有涉于《山海经》者,莫不搜采征引,重为厘定,而于荒诞之说尤严于辨正。书中如正《大荒北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云:“既曰追日,曰饮河,则渴死也。而又曰应龙杀之,岂应龙不兴雨泽,以致夸父之渴,则是以为是应龙杀之欤?考此书所屡言夸父,大氐不量力之人,意者欲穷日出入之所,而不能至,遂道困而死,如穆王之欲周行天下者耳。又或且作乱,而为应龙氏所诛,则蚩尤党也。南方多雨,以山泽多而土薄,日近水气,易蒸而上,故多雨,非以龙在焉故也。”云云。语至平允,可正《山海经》之失。其馀诸说,亦有与郝疏合者,或为郝疏所未及者,要皆可传之作,足与吴注、郝疏并行不悖也。至于书中图释,尤见审慎,凡奇怪险异之说,皆屏而弗取,但取其有合于事理之常者,而后图之,与前人所绘山海经图,皆有不同,是亦可资考订名物者助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解密刘基(刘伯温)晚年生活
解密刘基(刘伯温)晚年生活
明太祖经常写信给刘基,询问天象,刘基都非常详细地逐条回答,然后将其草稿烧掉。刘基大致说,霜雪之后,必有阳春,现国威已立,应当稍微采用宽
汉朝大将军大司马卫青的历史功绩
汉朝大将军大司马卫青的历史功绩
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人。他的母亲在平阳公主家做女仆,因丈夫姓卫,她就被称为卫媪。平阳公主原号阳信长公主,是汉武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