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倍尔
【生卒】:1840—1913
【介绍】:
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创始者、领导者之一。出生于科伦市郊一个贫寒家庭,3岁丧父,13岁时成为孤儿,青少年时代饱尝了颠沛流离的生活。1860年在莱比锡一家作坊当车工,之后参加了工人运动。1865年结识李卜克内西,成为亲密朋友。同年加入第一国际并接受马克思学说。1867年任德意志工人协会联合会主席。同年,当选为北德意志联邦议会中第一个工人议员。1869年与威廉·李卜克内西共同创建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1870年11月在议会表决发行战争公债时,他投反对票,12月被捕入狱。1871年普法战争时期,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积极支持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同年3月,当选为德意志帝国议会议员。1872年因反对军国主义被捕入狱,1875年获释。当爱森纳赫派与拉萨尔谈判合并时他还在狱中,曾对《哥达纲领》表示反对,出狱后领导了两派在哥达合并的大会,还是同意了这个纲领。在《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初期,曾一度主张解散党,后在马克思的帮助下,领导党转入地下斗争。1889年参加第二国际的创建工作并为第二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主要领导人。19世纪90年代末到20世纪初,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对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晚年,在土地、工会、战争、民族和殖民地等问题的看法上,犯过中派性质的错误。因患心脏病,于1913年8月13日在瑞士格里桑斯的帕苏格逝世。主要著作有《自传》、《妇女与社会主义》、《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如何评价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
- 从古至今 ,大部分历史学家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持理解、同情甚至赞赏的态度。《旧唐书?太宗本纪》史臣曰:“或曰:以太宗之贤,失爱于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