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枯宁
【介绍】:
无政府主义的著名代表,早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阴谋家、野心家、分裂主义者。出身于俄国的特维尔省一个官僚贵族家庭,其父亲是沙俄政府的外交官。15岁时入彼得堡的炮校学习,毕业后被派往立陶宛服役。因对部队生活不感兴趣,遂于1835年离队回乡。1840年秋,他在赫尔岑的资助下来到西欧,初期,对政治斗争并无多大兴趣。1842-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前,先后留学德、法、瑞士等国。其行踪飘忽不定,接触面颇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蒲鲁东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基本上是个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1848年到巴黎后,经卢格介绍和马克思相识,同时结识了蒲鲁东。他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发表演说,支持武装起义,在法、德、捷等国从事革命活动。1849年5月,参加和指挥了德意志的德累斯顿人民的武装起义,失败后被萨克森当局逮捕,押送到奥地利帝国监狱,于1851年5月引渡给沙俄政府。7月,巴枯宁在狱中写了洋洋10万言的《忏侮书》,1857年被流放西北利亚,1861年逃离俄国,后经日本、美国,重返西欧,混入工人运动。1864年11月在伦敦会见马克思,加入第一国际。后到意、法、瑞士等地,无政府主义思想逐渐形成。他在上述地区网罗了一批追随者,伪装拥护马克思,于1868年在瑞士成立“国际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宣传无政府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其无政府主义思想观点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作《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中。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是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使用“无情破坏”的手段,立即消灭一切国家,废除一切权威,取消继承权,不要政党和政治斗争,建立一个人人都享受“充分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由于巴枯宁顽固地反对马克思主义,在背后搞宗派组织,进行阴谋分裂活动,妄图篡夺“国际”领导权,因而成为第一国际内部后期的主要危险,1872年在海牙会议上被第一国际开除。1876年7月病死在瑞士伯尔尼。他的无政府主义是俄国民粹派的思想渊源之一。
-
-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
- 詹天佑修建铁路,詹天佑如何解决技术难题
- 詹天佑(1861—1919年),字眷诚,号达朝。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