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
亦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总看法、总观点。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不同,政治立场不同,历史观也各有不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观,只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不考察隐藏在思想动机背后的社会物质根源,不能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看到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看不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力量。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实现了历史观的革命变革。从此,历史观形成两大对立营垒。凡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便属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凡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便是唯心主义历史观。
上一篇: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
下一篇:历史方法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