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方法
对一切社会事物、事件、现象,根据它产生的历史条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事物和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有其内在的必然规律。因此,在认识某一事物和现象时,必须了解它与其他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才有可能认识这一现象的实质。列宁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选集》第2卷第512页)例如对一个人的评价,特别是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一定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以具体的历史的全面考察,既不能把他看得完美无缺,又不能过分苛求。马克思主义者判断人物的历史功绩,不是根据他们是否提供了现代所需要的东西,而是要根据他们是否比其前辈提供多少新的有益的东西。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不论处理具体事件、问题,还是做人的思想工作,都不能以主观愿望为依据,都不能用抽象死板的公式去硬套,而应根据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以及历史的发展,进行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
- 雍正被恐吓之谜
- 雍正游玩西湖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恐吓信,这封恐吓信信的主人又是谁?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竟然让威风八面的皇帝吓了
-
- 范雎的反间计
-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应侯范雎
-
- 曹沫勇逼齐恒公
- 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叫曹沫的人,凭借自己的勇猛,在鲁庄公那儿混碗饭吃。鲁庄公非常喜欢这位勇士。
-
- 包拯公断铡美案
- 北宋年间,湖广均州府有一名妇女叫秦香莲,其夫名叫陈世美,堂上双亲,膝下一双儿女。虽是小康人家,日子也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