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
呃逆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本证古称“哕”,又称“咳逆”。呃逆症如偶然发作,大多轻微,常可自行消失;若持续不断,则须治疗渐平。本书所讨论的属于持续不己的呃逆。
〔临床表现〕
1.畏寒呃逆:呃声沉缓,胃脘不舒,得热则减,得寒加重,饮食减少,口不渴,舌苔白腻,脉迟缓。
2.胃火呃逆: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滑数。
3.气逆痰阻:呃逆连声,胸胁胀闷,由抑郁恼怒面发作,情志转舒则稍缓,时有恶心,饮食不下,头目昏眩,舌苔薄腻,脉弦滑。
4.正气亏虚: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困怠,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诊治要点〕以呃逆为主证者可诊断为本病。呃逆辩证:必须掌握虚实,分清寒热。实者多气痰火郁所致,虚证有脾胃阳虚和胃阴不足之别。治以和胃降气、平呃为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其治疗根本原则。
〔治疗方法〕取穴:缺盆、膻中、中脘、膈俞、胃俞、内关。
〔手法〕按法、揉法、摩法、擦法、搓法、一指禅推法。
〔操作〕
1.胸腹部:先按揉缺盆、膻中穴;然后用摩法在腹部治疗,按顺时针方向操作。最后按揉内关。时间6-8分钟。
2.背部:用一指禅推法,自上而下在背部膀胱经治疗,重点在膈俞、胃俞;再按揉膈俞、胃俞,最后搓背部及两胁。时间8-10分钟。
〔辩证加减〕胃寒呃逆:加横擦左侧背部,以透热为度。胃火呃逆:加横擦八髎穴,按揉足三里、大肠俞;气郁痰阻:加按揉章门、期门、肺俞、肝俞、足三里,横擦胸上部,斜擦两胁。正气亏虚:加横擦背部脾胃区域,直擦督脉;按揉足三里。
〔注意事项〕
1.呃逆若是出现于其它疾病中,每为病势转为危重的预兆,应严密观察。
2.调节饮食,忌食生冷及辛辣刺激食物。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