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实用按摩手册

切诊

书籍:实用按摩手册 作者:熊同学, 谢远见, 唐昌敏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切诊主要包括切脉与触诊两方面,在诊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切脉 又叫脉诊、诊脉。是祖国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是临床辨证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掌握切脉对分辨疾病的原因、了解疾病的变化,鉴别疾病的真假、判断疾病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关切脉的部位与方法,正常脉象与病脉主病等详细内容,请参阅中医诊断学。不赘述。

2.触诊 又称摸诊、按诊,其用途极为广泛,作用十分重要,是按摩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以手摸之自悉其情。”

(1)触诊的主要用途。

触压痛点:压痛点是病变在体表的集中表现,根据压痛点的部位、范围、程度和压痛点的反应,来辨别疾病的部位、性质等等,在按摩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触畸形:触摸体表骨突变化,可判断伤骨与伤筋以及伤骨的性质、部位和骨折移位方向。

触皮肤温度:触摸局部皮肤的冷热程度,是识别寒证与热证,了解患肢的血运情况以及是否细菌感染性疾患的一种方法。触皮肤温度时一般以手背测试最为合适。

触异常活动:检查时,从肢体或关节出现原来不可能出现的一些活动,来分析损伤的程度。

触弹性固定:受伤后,当关节保持在特殊的位置上时,在触诊时手中有弹力感。此点是关节脱位的特征之一。

触肿块:触摸肿块的位置,大小、深浅、质感、硬度、形态以及边界是否清楚,推之能否移动等,判断肿块的性质。

(2)触诊的常用方法。

触按法:用手细心地触按肢体,了解肢体局部的肿胀、皮温、压痛、畸形、肿块和感觉等。

挤压法:用双手在肢体的前后、左右、上下作对称用力挤压,以鉴别伤骨与伤筋,了解伤骨的具体部位。

旋转法:用双手分别握住肢体的远近两端,做轻轻的旋转动作,以观察有无疼痛和功能障碍,本法常与屈伸法配合应用。

屈伸法:用两手分别握住关节的远近端,做关节的屈伸活动,并根据屈伸的度数,作为测量关节活动功能的依据,本法和旋转法常与患者的主动屈伸与旋转活动进行对比。

应用四诊进行辨证时,经常采用“对比”的方法,如望诊、触诊等都极其重视患侧与健侧在形态、长短、粗细及活功动能、神经反射等方面的对比。“对比”的方法也是按摩临床中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上一篇:闻诊 下一篇:常用临床检查手段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九天玄女的传人
九天玄女的传人
九天玄女是九天的圣主,中华民族是九天玄女的传人,《诗经? 商颂 ? 玄鸟》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我还认为,通过 “玄鸟 ” ,得知 “天
廉颇善饭
廉颇善饭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晋惠公反悔,不想割地给秦国。里克不同意,他说:“既然如此,你们先前干吗答应人家,答应了现在又不给,这不是言而无信吗?”郤芮大声说:“主公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