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山书院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在湖南武冈。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州同知蒙大赍改城内鳌山祠为文昌宫,“萃弟子之秀者为文会其中”。四十三年(1564)年州同知昌应时始拓建为书院。中建堂祀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张栻“五先贤”,后为瞻云楼,左右号舍三十楹。崇祯末毁。清乾隆十一年(1746)知州童广式重建于旧州学地,“酌定条规数十则,并取先贤学规备载于编”,成《鳌山书院志》,“俾后之学者以为法”。二十六年(1761)州学还旧址,知州席芬迁书院于岷藩府故址。嘉庆二年(1797)、十年(1805)、同治九年(1870)均有修葺。光绪二十四年(1898)受时务学堂影响,士绅陆孝达、王佐等将其与“观澜”、“峡江”等书院一律“改课实学”,拟分经义、史事、时务、舆地、兵法、算学、方言、格致8门课程。因师资及经费关系,实开前5门课程。

上一篇:阳书院 下一篇:鳌山书院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雍正与眼镜
雍正与眼镜
眼镜的制作,原为矫正人们的视力,保护眼睛。可在闭关锁国的清末统治者慈禧太后看来,这是西方的淫技奇巧,身边的人要配戴,必须得到她的特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
齐威王活煮贪官阿城大夫
齐威王活煮贪官阿城大夫
舆论的力量是很大的,可是一旦不能判断而受到舆论的左右,就可能做出悔恨终生的错事。齐威王不听信传言,而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