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之而后知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魏源哲学命题。《默觚上·学编二》:“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强调知来源于行,要认识必须亲自实践。所以他又说:“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同上书)说明只有经常从事某一方面工作的人,他们对某一方面的情况了解才能最清楚。基于这种认识,他强调“学问之道”“惟艰难以得之者,斯能兢业以守之”(同上书,《学篇七》);并且反对“毕生治经,无一言益己,无一事可验诸治”的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通经致用”(同上书,《学篇九》)。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清明节的传说:刘邦祭祖
清明节的传说:刘邦祭祖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中,有一个传说故事与汉高祖刘邦有关。刘邦祭祖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于取得天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董卓部下一览
董卓部下一览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