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不私子过
魏知古是从小吏提拔上来的,他的提拔是因为姚崇的推荐,等到他俩同任中书门下三品官的时候,姚又看不起他。不久,魏兼任吏部尚书负责东都洛阳选士,因为选士做官要经过吏部尚书宋璟审查,魏心里记挂着,要使他选的士能被宋璟核准。当时,姚的两个儿子都在东都洛阳任官,恰巧魏到洛阳,他们凭借父亲的面子,对于请托走后门的人多有许诺。魏回朝后,将姚崇二子替人求情的事全部报告玄宗。过了几天,玄宗召姚,从容地问他:“你的儿子有才能吗?都做什么官?现在在哪里?”姚崇猜透了玄宗问话的用意,就回答说:“两人都在东都任官,他们的为人贪欲而不够慎重,因此必定有事向知古求情,但我还没有来得及查问此事。”因为是宰相的儿子这样胡来,玄宗原想重重地责备姚,听了姚崇的回答,非常高兴。且问:“你从哪里听到的?”姚答说:“知古官位很低的时候,由于我的推荐,官职逐渐提高,一至今日高官显位。我儿愚蠢,以为知古一定对我感恩报德,能够容忍他那样胡闹,因此,必定有所请求。”玄宗知道姚不为儿子护短,对于知古辜负姚的恩德十分不满,因而鄙视魏。玄宗打算斥逐他,姚为其求情说:“我儿无赖,干犯陛下法令,陛下特地宽谅他,实在是臣的大幸。而因为我的原故又斥逐知古,海内大臣必定认为陛下袒护我,这有损于陛下的崇高威望。”玄宗思量了好久才答应了他的请求。第二天,任魏为工部尚书,罢免了他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职务。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