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
蔺相如,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赵惠文王时,得到了和氏璧。秦昭王愿以十五座城池换这块璧。赵王跟众臣商量:把璧给秦国吧,又恐怕秦不给那些城池,上当受骗;不让给秦吧,又担心秦大兵压境。于是要派一个人去回复秦国。缪贤推荐蔺相如。赵王召见了蔺相如,相如说:“秦用十五座城池换璧,赵不答应,这理亏在赵;赵交出璧,秦不肯给赵城池,那理亏在秦。臣愿捧璧出使,十五座城池划归赵,就让璧留在秦;城池不给赵,臣请完璧归赵。”赵王派蔺相如捧璧出使秦国。秦王不在正殿却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着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见璧,得意忘形,把璧传给宫女和随从观赏。蔺相如看出秦王无诚意把城池补偿给赵国,便上前说:“璧上有斑痕,请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递给他。他拿着璧退后几步站定,靠在廷柱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璧,派人送国书给赵王。赵王召集文武大臣商量,认为秦有贪心,仗恃强大,想用空话来赚得璧。臣却认为平民之交还不欺骗,何况堂堂大国呢!如今臣到秦国,大王不在正殿接见我,拿到璧又送给宫女们传观,简直是在戏弄我。臣看出大王并无诚意把那些城池补偿给赵,所以我才把璧收回。大王要逼我发急,我的头跟这块璧就一齐撞碎在廷柱上。”秦王深怕砸碎那块璧,连忙道歉,马上摊开地图,指点那十五座城池划归赵国。相如估计秦王只是假装作划给赵国那些城池,便向秦王提出:“和氏璧,天下所公认的宝玉。赵王送璧时,斋戒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举行最隆重的仪式。”秦王估计无法抢过来,就答应斋戒五天。相如估计秦王虽答应斋戒,但并不一定把城池补偿出来,就差遣一个随从穿粗布短衫,化装成百姓,怀着那块璧,从小路送回赵国。秦王斋戒五天后,在朝廷上举行隆重的仪式,引相如上殿。相如对秦王说:“秦自穆公以来二十几位国君,不曾有过说话算数的。我恐怕受了大王的欺骗,对不起赵国,因而派专人携带玉璧送回赵国。现在我欺骗大王举行仪式,罪该万死,请把我投进油锅里。”秦王和大臣听了,发出又惊又怒的声音。有人要杀掉蔺相如。秦王说:“就是杀掉蔺相如,还是无法拿到璧,反而断绝了秦赵之好。不如趁此好好地款待,让他回到赵国,赵王哪里会为了一块璧欺骗秦国呢!”就按着礼节接见了蔺相如,仪式完毕,送他回国。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 相传夏桀攻打过岷山,得到了两位名为琬和琰的美女。这两个女人不仅长得妩媚,还很会跳舞,桀陷入了对她们的迷恋,还把她们的名字刻在了华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
-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