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篇
〈计篇〉
〔曹操曰: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计於庙堂也。〕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以索其情。
〔曹操曰:谓下五事七计,求彼我之情也。〕
一曰道,
〔曹操曰:谓导之以教令。〕
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
生,民弗诡也。
〔曹操曰:危者,危疑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顺逆,兵胜也。
〔曹操曰:顺天行诛,因阴阳四时之制。故《司马法》曰:『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吾民
也。』〕
地者:高下、广狭、远近、险易、死生也。
〔曹操曰:言以九地形势不同,因时制利也。论在〈九地〉篇中。〕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曹操曰:将宜五德备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曹操曰:曲制者,部曲、旗帜、金鼓之制也。官者,五官之分也。道者,粮路也。主用
者,主军费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以索其情。
〔曹操曰:同闻五者,将知其变极,则胜也。索其情者,胜负之情。〕
曰:主孰贤?将孰能?
〔曹操曰:道德、智能。〕
天地孰得?
〔曹操曰:天时、地利。〕
法令孰行?
〔曹操曰:设而不犯,犯而必诛。〕
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曹操曰:以七事计之,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曹操曰:不能定计,则退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曹操曰:常法之外也。〕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曹操曰:制由权也,权因事制也。〕
兵者,诡道也。
〔曹操曰: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曹操曰:欲进而治去道,若韩信之袭安邑,陈舟临晋而渡於夏阳也。〕
故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
〔曹操曰:敌治实,须备之也。〕
强而避之,
〔曹操曰:避其所长也。〕
怒而桡之;
〔曹操曰:待其衰懈也。〕
(卑而骄之)
(佚而劳之)
〔曹操曰:以利劳之。〕
(亲而离之)
〔曹操曰:以间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曹操曰: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此兵家之胜,不可预传也。
〔曹操曰:传,犹泄也。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敌变化,不可先传也。故料敌在心,察
机在目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败,况
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曹操曰:以吾道观之矣。〕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
-
- 撵山
- 这是一个布依族的幽默故事,一起来看看。一天土司带着甲金去撵山。到了山上,土司让甲金去撵野物,自己却闲坐着休息。甲金跑进林子,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