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略解

謀攻篇

书籍:孙子略解 作者: 朝代: 专题:曹操书籍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曹操曰:兴师深入长驱,拒其都邑,绝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得之,为次也。〕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曹操曰:《司法》曰:「万二千五百人为军。」〕

全旅为上,破旅次之。

〔曹操曰:五百人为旅。〕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曹操曰:自校以上至百人也。〕

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曹操曰:百人以下至五人。〕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

〔曹操曰:未战而敌自屈服。〕

故上兵伐谋,

〔曹操曰:敌始有谋,伐之易也。〕

其次伐交,

〔曹操曰:交,将合也。〕

其次伐兵,

〔曹操曰:兵形成也。〕

其下攻城。

〔曹操曰:敌国已收其外粮城守,攻之为下也。〕

攻城之法:修橹、轒轀,其器械,三月而止也;距、闉,又三月然後已。

〔曹操曰:修,治也。橹,大楯也。轒轀者,轒床也;轒床其下四轮,从中推之至城下也。具,备也。器械者,机关攻守之总名,飞楼云梯之属。距闉者,踊土积高而前,以附其城也。〕

将不胜心之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曹操曰:将忿不待攻器成,而使士卒缘城而上,如蚁之缘墙,必杀伤士卒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破人之国而非久也,

〔曹操曰:毁灭人国,不久露师也。〕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钝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曹操曰:不与敌战,而必完全得之,立胜于天下,则不顿兵挫锐也。〕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

〔曹操曰:以十敌一,则围之,是谓将智勇等而兵利钝均也。若主弱客强,操所以倍兵围下邳,生擒吕布也。〕

五则攻之,

〔曹操曰:以五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

倍则分之,

〔曹操曰:以二敌一,则一术为正,一术为奇。〕

敌则能战之,

〔曹操曰:己与敌人众等,善者犹当设奇伏以胜之。〕

少则能守之,

〔曹操曰:高壁坚垒,勿与战也。〕

不若则能避之。

〔曹操曰:引兵避之也。〕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曹操曰:小不能当大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强,

〔曹操曰:将周密,谋不泄也。〕

辅隙则国弱。

〔曹操曰:形见于外也。〕

故君之所以患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曹操曰:縻,御也。〕

不知军中之事,而同军中之政,则军士惑矣。

〔曹操曰: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礼不可以治兵也。〕

不知三军之任,而同三军之权,则军士疑矣。

〔曹操曰:不得其人也。〕

军士既惑既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曹操曰:引,夺也。〕

故知胜有五: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胜。

知众寡之用,胜。

上下同欲,胜。

〔曹操曰:君臣同欲。〕

以虞待不虞,胜。

将能而君不御,胜。

〔曹操曰:《司马法》曰:「进退惟时,无曰寡人」。〕

此五者,胜之道也。

〔曹操曰:此上五事也〕

故兵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上一篇:作戰篇 下一篇:形篇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鄂温克族和蒙古族究竟有何区别
鄂温克族和蒙古族究竟有何区别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
孔子夫人是谁 孔子有没有离过婚?
孔子夫人是谁 孔子有没有离过婚?
翻阅过有关孔子的典籍可能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孔子的家庭似乎残缺的,无论是《论语》还是《史记·孔子世家》都没有关于孔子的夫人
黄帝为何娶丑女嫫母为妻
黄帝为何娶丑女嫫母为妻
在我们对先祖黄帝敬仰之余,也对他的婚恋生活作一些了解吧。虽然黄帝位居首领,功德齐天,但传说他的次妃竟面如黑漆、额似石锤、两颧高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