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百科

春秋

本文作者:四库百科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29 22:09:1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同义词:春秋时期

春秋简介

春秋时期各国地图

春秋时期各国地图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前403年) ,是东周的一个重要时期。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传》记载之终(前468年)、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鲁国朝王三次,聘周四次。

政治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地位相近。各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春秋》和《左传》中记载的弑君事件达43次之多,主要集中在春秋前期,这也反映了西周东周交替时权力的急剧变化。“春秋战国之时,已渐由封建而变为郡县。”“周初千八百国,至春秋之初,仅存百二十四国。春秋诸国,吞并小弱,大抵以其国地为县。因灭国而特置县,因置县而特命官,封建之制遂渐变为郡县之制。”

经济

齐国国都营丘复原模型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开始普及,春秋时期除使用块炼铁外,还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促进了私田的发展,同时也为手工业提供了锐利的工具,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在青铜冶铸方面发明了错金、错银、嵌红铜等新工艺。侯马大批铸造陶范的出土,显示出这一时期青铜冶铸业和采矿业的规模很大、水平很高。春秋中期以后,各诸侯国已经大量使用货币。金属货币的流通,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文化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时期。周天子及其诸侯政治权威的动摇与衰落,造成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如儒家的孔子创办私学,首开私学风气。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为人们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提供了途径。而随之而出现的学术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间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又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某种改变,这些变化正是春秋时期思想文化转型得以实现的历史条件,后这为战国的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由于政治的不稳定,学术受政治影响小,学术思想得以获得发展,开始产生了不同的学派。如道家的老子等。老子著有《道德经》,道德经阐述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对后世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论语》是孔子弟子将孔子的主要言行记录下来整理的。其后,儒家开始发韧,在学术上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尤其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更是占据中国文化的统治地位,长达两千余年。

艺术

春秋时期服饰

春秋时期服饰

春秋时代的艺术,主要是青铜器上面的雕刻。著名的三足羊首鼎就是春秋时代的青铜艺术品。1923年,在新郑市出土了大量春秋时代的青铜鼎、爵,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相比之下工艺已经大大发展。青铜器上的纹饰也很讲究。

春秋时代的木雕艺术以南方的楚国最为闻名。春秋时代的青铜祭器数量极多,且大小各异,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发展出来的精致装饰为其特色。相较之下,春秋时代这类的青铜器较通常不加装饰的战国时代青铜器为重要。考古挖掘出的春秋时代印章为目前所知最早的,然而有文献证据显示印章出现的时间更早。此外,中国的金器制作亦在春秋时代开始普及。

科技

铁器和牛耕在春秋时期得到推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方面,春秋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

中国传统农业在春秋时期才开始形成。春秋时期的人们发明了以前没有的铁犁铧、铁锄、连枷、石磨等新农具。

春秋时期青铜器铸造也是这一时代的特征,以曾国和楚国、徐国的青铜器为代表。

建筑

春秋时期诸侯国渐强盛,兴建大量城市和宫殿。其时多为以阶梯形夯土台为基的台榭式建筑。以夯土台为中心,附建木质结构房屋,形成多层次宫殿。

而楚国在楚灵王时期建的章台宫更是春秋时的建筑代表。

历史同一时期

前753年:古罗马进入王政时代(前753年-前509年) 前550年:波斯帝国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成立(前550年-前330年) 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时期开始

春秋趣味

  •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五霸”又作“五伯”,是指东周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其说首见于《左传》。[阅读]

春秋相关人物

  • 子产

    子产

    子产(约前582年-前522年),姬姓,国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谥成,又被称为公孙侨、公孙成子、东里子产、国子、国侨、郑乔,是春秋末期郑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阅读]

  • 白乙丙

    白乙丙

    白乙丙,蹇叔之子,姓蹇,名丙,字白乙。春秋时秦国将领。秦穆公三十二年与百里孟明、西乞术将兵袭郑,蹇叔分析情势之后,哭送军队,并叹此军一去,不见回乡。[阅读]

  • 要离

    要离

    要离,春秋时代吴国人,中国古代刺客,受公子光派遣刺杀了吴王僚之子庆忌。[阅读]

  • 专诸

    专诸

    专诸,又作鱄诸,春秋时代吴国棠邑人,为当时著名的刺客。[阅读]

  • 吴王寿梦

    吴王寿梦

    吴王寿梦简介吴王寿梦吴王寿梦,姬姓。吴君仲雍后裔,周章十四世孙。继父去齐即位,用楚逃亡大夫申公巫臣训练军队,学习中原的车战方法,兵力日强,开始伐楚,并和中原各国通使往来[阅读]

  • 吴王诸樊

    吴王诸樊

    吴王诸樊,姬姓,吴氏,名遏又称吴顺王,吴王寿梦长子,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48年。[阅读]

  • 晋襄公

    晋襄公

    晋襄公简介晋襄公晋襄公,名欢。文公子。前628年即位。同年秦穆公发兵袭郑灭滑。次年,击败秦归师于殽,俘秦孟明视等三将。前625年,秦伐晋。次年,秦再伐晋取王官。前623年,晋伐[阅读]

  • 杨朱

    杨朱

    杨朱,或作阳朱,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名思想家,或说字子居,魏国人,生平已不可考。[阅读]

  • 列子

    列子

    列御寇,或称列圄寇,春秋时期郑国人,道家学派的先驱者,人称列子,主张贵虚。列御寇于《史记》无传,其名散见于《庄子》、《管子》、《晏子》、《墨子》、《韩非子》、《尸子》、《吕[阅读]

  • 左丘明

    左丘明

    左丘明(生卒年不详),相传为中国春秋末期鲁国史学家,为《左传》和《国语》的作者。《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左传》为解释另一历史著作《春秋》的作品。战国时期,《左传》[阅读]

  • 介之推

    介之推

    介之推,又叫介子推。晋国贤士。曾随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十九年。重耳回国即位为晋文公,赏赐随从部属,他没有受赏,也无怨言,和母亲一起隐居绵山。后文公念及,使人召见,不见,乃封[阅读]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阅读]

春秋文化百科

  • 鲁国

    鲁国

    历史上的鲁国有两个,一是夏商时存在的鲁国,史称“西鲁”,其二为西周至战国的鲁国,史称“东鲁”。西鲁历史可追溯至夏商时,是当时中原以东的一个方国。《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曾[阅读]

  • 吴国

    吴国

    吴国,也叫句吴、工吴、攻吾等,是前12世纪—前473年位于长江下游的一个古国。[阅读]

  • 齐国

    齐国

    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阅读]

  • 秦国

    秦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嬴姓,赵氏,据近千年后的西汉时期记载,传说秦国王族在西周周孝王时期因秦祖先秦非子善养马,因此将其封于秦,作为周朝分封国。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阅读]

  • 卫国

    卫国

    卫国,中国周朝诸侯国,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后裔。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阅读]

  • 春秋五霸世系

    春秋五霸世系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亡国后,周室逐渐衰弱,各地诸侯则势力越来越大,其中以春秋五霸为最。[阅读]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钵传给了曾子。他一生都在践行着仁义礼智信[阅读]

  • 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是发生在中国春秋时代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前684年的长勺 (今山东省莱芜) 。此次战役是继前685年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阅读]

  • 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

    晏婴,春秋时期齐国人,字仲,谥平,后世多称之平仲,又称晏子。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出自《晏子春秋》。有一天,鲁昭公来访问齐国,齐景公就特别隆重地招待着他。在坐席的时候,鲁昭公有叔孙舍[阅读]

  •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是春秋晚期越国的国君,越王允常的儿子。公元前496年到前465年在位,长达32年,是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阅读]

  • 专诸刺王僚

    专诸刺王僚

    早在荆轲之前,历史上就出现过一位类似于他的传奇人物,他虽然没有荆轲有名气,却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行动,而正是这次行动,改变了历史。他的名字就叫做专诸。专诸,是春秋时期吴国人[阅读]

  • 豫让行刺

    豫让行刺

    豫让,春秋时期晋国人。他曾经侍奉过晋国的权臣范氏和中行氏,都没有被重用,于是他又投靠晋国的另一位权臣智瑶。智瑶很赏识他,给他很高的礼遇。后来智瑶被赵襄子所杀。[阅读]

  • 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

    春秋时代,晋国的大臣赵盾辅佐晋襄公,使国家越来越富强。襄公死后,他的儿子晋灵公继位,他荒淫无道,残害人民。赵盾多次劝谏,灵公不但不听,反而怀恨在心,赵盾实在没办法只好逃离晋国。[阅读]

  • 重耳流亡

    重耳流亡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姓姬,名重耳,晋献公的儿子,公元前636年到公元前628年在位。他和齐桓公齐名,为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有五个儿子,申生是太子,是晋献公所娶大戎族女子狐姬[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杜牧风流韵事 楚子说诗:杜牧在今天犯下的风流韵事
杜牧风流韵事 楚子说诗:杜牧在今天犯下的风流韵事
PS:文章来源于网络!【楚子说诗】从今天开始,楚子转载在微信公众号上的专栏:以自己的方式说诗。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平凡的,也是不平凡的:跟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