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重耳流亡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11 10:24:54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晋文公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姓姬,名重耳,晋献公的儿子,公元前636年到公元前628年在位。他和齐桓公齐名,为春秋五霸之一。

晋献公有五个儿子,申生是太子,是晋献公所娶大戎族女子狐姬生的儿子。重耳、夷吾为狄人所生,奚齐、卓子分别是妃子骊姬和她陪嫁的妹妹所生。献公晚年宠爱骊姬,骊姬为了让奚齐继承君位,害死了太子申生,重耳、夷吾也被迫出逃。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他想除掉重耳,重耳被迫再次流亡。重耳在流亡途中经过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了齐桓公、宋襄公楚成王秦穆公的友好接待。重耳在晋国算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因此流亡时一批有才能的大臣如谋臣赵衰等人都愿意跟着他。

<a href=/lsgs/25159.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重耳流亡</a>路上

重耳流亡路上

有一次,楚成王在宴请重耳的时候,开玩笑地说:“公子要是回到晋国成为国君,将来怎样报答我呢?”

重耳说:“贵国有的是金银财宝,叫我拿什么东西来报答大王的恩德呢?”

楚成王笑着说:“这么说,难道你就不打算报答我了吗?”

重耳说:“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成为国君,我愿意跟贵国交好,让两国的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万一两国发生战争,在两军相遇的时候,我一定退避三舍。”(古时候行军,每三十里叫做一“舍”。“退避三舍”就是自动撤退九十里的意思。)楚成王听了并不在意,却惹恼了旁边的楚国大将成得臣。

等宴会结束,重耳离开后,成得臣对楚成王说:“重耳说话没有分寸,将来准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还不如趁早杀了他,免得以后吃他的亏。”

楚成王不同意成得臣的意见,正好秦穆公派人来接重耳,就把重耳送到秦国去了。

原来秦穆公曾经帮助重耳的异母兄弟夷吾当了晋国国君。没想到夷吾做了晋国国君以后,反倒跟秦国作对,还发生了战争。夷吾一死,他的儿子又同秦国不和。秦穆公才决定帮助重耳回国。

公元前636年,秦国护送重耳的大军过了黄河,流亡了十九年的重耳回国即位。重耳四十三岁出逃,六十二岁回国,流亡在外十九年,历经磨难,终于当上了国君,即晋文公。

晋文公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实现他称霸天下的愿望,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安定民心,选拔贤能的大臣,奖励有功的将领,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他减轻赋税,减轻刑罚,救济贫苦的老百姓,在灾荒的时候打开粮仓,免费发放粮食,这些措施让人民能安居乐业,故他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从此晋国国家安定,一天天强大起来。

晋国国内安定以后,晋文公便开始了一系列的对外战争和外交活动。

他即位的第二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周襄王的异母弟弟王子带联络戎狄人,想杀掉周襄王自立为王。周襄王逃到郑国避难。晋文公知道这是一个立功的好机会,他发兵杀了王子带,护送周襄王回到京城。周襄王大摆酒席慰劳他,还赐给晋国四座城池,晋文公的地位不断提高。

当时,与晋国有力量争霸的是长江流域的楚国。晋文公想成就霸业,必须向南扩展疆土,打败楚国。公元前632年,楚成王率楚、郑、陈、蔡、许等国军队围攻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楚在城濮展开决战,晋文公兑现以前的承诺,对楚军退避三舍,最终晋国大获全胜。城濮之战奠定了晋国称霸中原的基础。

晋文公打败楚国后,在践土给周襄王修建了行宫,还把陈、蔡和楚国的俘虏献给周天子。晋还和齐、鲁、宋、卫等七国国君和周王室大臣王子订立盟约,正式称晋文公为盟主。不久又在温地召集诸侯,周襄王也被邀请赴会。周襄王赐给晋文公象征霸主权威的礼器,及黄河以南大量土地;任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命令他安抚四方,监督和惩治危害周天子的人,从此晋文公成为诸侯霸主。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因病去世,他一共在位九年,终年七十岁。作为杰出的政治家,晋文公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对中国春秋时期的历史发展却产生了巨大影响。

上一篇:董卓讨伐战 下一篇:赵氏孤儿 声明:重耳流亡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