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
隐睾为先天性阴囊内没有睾丸,它包括睾丸下降不全、睾丸异位。在新生儿中有4%~10%的男婴出生时睾丸未完全降至阴囊内,生后仍在继续下降,至1岁时隐睾发生率仅为1%~2%,在成人约为0.4%。单侧隐睾较双侧多,约为5∶1。
(一)病因
睾丸下降不全的原因有两种学说。
1.内分泌因素 如果母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足或睾丸本身有缺陷而对该激素不发生反应,常常引起双侧睾丸下降不全。
2.机械因素 如精索血管过短、睾丸引带或腹股沟管发育不良、睾丸和腹膜后组织粘连、提睾肌变异等阻碍睾丸下降。这种情况常引起单侧睾丸下降不全。
(二)临床表现
单侧多见,右侧稍多于左侧。
1.一侧或双侧阴囊发育不良,站立时阴囊内空虚无睾丸。
2.在腹股沟处或可见局部隆起,触及较小的活动睾丸,有时可推入阴囊。
3.实验室检查血浆睾酮和尿17-酮类固醇正常或降低。
4.放射性核素检查可明确睾丸的位置。
5.B型超声检查腹部可发现边界整齐的卵圆形低回声区,内部为均匀细光点。
(三)检查
隐睾患者常因阴囊空虚、内无睾丸来就诊。也有以“疝”为主诉而就诊者,或因双侧隐睾、婚后不育而来作检查的。诊断一般不困难。但对于摸不到睾丸的隐睾与睾丸缺如的鉴别应予重视,因为后者不需要手术。
如果患者染色体为XY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升高,血清睾酮(T)降低,而且睾酮的水平对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刺激无反应,则为双侧睾丸缺如,不需要手术探查。对于单侧睾丸缺如术前难以确诊,激素试验是正常的。生殖腺静脉造影、腹腔镜检查、B超、CT扫描对诊断可能有帮助,必要时仍需手术探查。
(四)诊断标准
一侧或双侧阴囊发育不良,站立时阴囊内空虚无睾丸,腹股沟区触及可活动睾丸或超声检查发现腹腔内睾丸,即可诊断。
(五)鉴别诊断
1.腹股沟淋巴结 常与位于腹股沟部的隐睾相似。但淋巴结为豆形,质地较硬,大小不一,且数目较多,不活动,阴囊内睾丸存在。而隐睾边缘光滑、质地称有弹性、有一定活动度。常合并腹股沟疝。
2.无睾 阴囊发育不良,空虚无睾丸。无睾患者无生殖能力,呈宦官型发育,皮下脂肪丰满,皮肤细,语调高,腹部B型超声及手术探查均无睾丸。
3.男性假两性畸形 常合并有隐睾。此外外生殖器官有严重畸形,如尿道下裂,阴囊分裂,似女性外阴,但性染色体检查为XY,B型超声及手术探查可发现睾丸。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
-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
-
-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