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亡斋
丧葬信仰礼俗。属于做道场、打蘸一类。俗又总称做功德,又称做七,皆为超度亡灵之意。请和尚、尼姑为主场的称做佛事。一般从设灵堂开始,经入殓、吊祭到出殡,礼节甚繁。超度时间,简者一天半日,次者两到三天,隆重者连续至第七天,谓之做七。
超度仪式除在灵前诵念灵前经外,隆重者多在宽敞地方“设厂”(搭棚)举行。佛教超度所设厂场类似佛堂,中间挂观音大士像,旁挂佛家对联及阴间轮回报应故事彩图。观音像前设香案,陈放死者香火炉或者画像以及三牲果品,旁列纸囝、纸马、纸鹤、纸箱、纸柜、纸桥、纸塔等寓意供死者阴间或升天使用的模拟物品。当代的迷信丧家,有模拟现代化生活用品,糊制弹力睡床、音响电器、汽车、飞机、港币、美金加以陈列。丧家不单独设厂而到佛堂超度的也常有。
超度的节目内容繁简不同,程序也不一,通常以诵灵前经贯串始终。佛道两家都通过唱诵佛曲、弦曲宣扬孝道和轮回报应思想。道场的节目,除在灵前诵经外,还有过桥、礼血盆(女性死者才有)、撒花、走贡、走五方、沐浴、追荐等。做亡斋所唱灵前经文以及所奏乐曲有两类,由和尚唱诵的是梵文和正宗佛曲;由善社或民间组合的功德班则用潮语,除唱佛曲外,唱诵和演奏了大量民歌民乐和潮曲,如在“挨莲池”和“挨塔”过程中唱了《百花名》、《百戏歌》,在“过桥”中唱了《廿四孝歌》、《十月怀胎歌》、《目莲救母歌》等。夜深人静,没有那么多佛曲唱,就单纯演奏弦诗乐曲,灵前经变成音乐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潮汕百科全书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