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百科全书

地质

吉林省域地质环境演变历史距今已有32亿年,地质过程的差异性和阶段性都很明显,成陆的演变过程复杂多变,地层发育比较完整有序。区内在太古代已形成早期陆核,最早的壳层为岗群和夹皮沟群。这时在早期的陆核上已出现东西向的深大断裂,地幔熔融物质沿断裂上涌,继而形成了以超基性、基性岩为主的古陆核。在元古代以前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从老岭群产出的植物化石表明,吉林省域在距今17亿多年以前就有早期生物存在。在古生代后,吉林古陆已成为亚洲大陆的一部分。经多次造山运动,在吉林大地上,南北的地台和地槽已连成一体,海水撤退,整体上升,构造格架基础已初步形成。

地层 吉林省域在各地质时期的地层中缺失蓟县系、下泥盆系、上泥盆系和中三叠系,其它地层出露齐全。中生代以前以开源-海龙-桦甸(红石)-安图(两江)和龙-白金一线为界,北部是地槽型,地层出露齐全,南部是地台型,除缺少上奥陶系至下石炭系地层外,其他地层出露齐全。出露的地层从古至今有:①太古界(Ar)的下太古界(Ar),龙岗群主要出露在龙岗山脉主脊和两侧以及英额岭。属古老的基底变质岩系,由片麻岩、角闪磁铁石英岩、紫苏麻粒岩和混合岩类组成,含铁、镍、金、铜、磷矿产。夹皮沟群分布在龙岗山和南岗山北侧,为变质火山-沉积含铁岩系,含金、铁矿层。②元古界(Pt)的下元古界(Pt),集安群出露在集安、通化南、临江和安图、长白等地的龙岗山的南北两侧,为变粒岩、角闪岩、大理岩等。中元古界(Pt)老岭群分布在吉林省中部和南部,老岭山脉两侧,以各种大理岩、片岩、石英岩、千枚岩为主,有最早的植物化石层,属海相沉积。色洛河群分布在龙岗山北部边缘,以中性火山岩和酸性火山岩为主。下、中元古界矿产丰富,有硼、磷、石棉、云母、铁、金、铜、铅、锌及放射性元素等矿产,共有各类矿床、矿点239个。上元古界(Pt)出露在鸭绿江、浑江、三统河流域和安图县松江地区,多沙岩砾岩、石英沙岩、泥灰岩、黑页岩等,主要矿产有:铁、铜、磷、石灰岩等。③古生界(Pz)比较漫长,下古生界(Pz)中寒武系地层北部主要出露在四平以西保安、吉林市呼兰镇、延边青龙村、塔东等地,岩性主要由变质的中基性-酸性火山岩、沉积碎屑岩、大理岩组成属海相沉积;南部分布在鸭绿江、浑江、三统河沿岸,其岩性由海相碎屑岩、碳酸岩组成,寒武系北部矿产有铁矿,南部有磷、石膏和石灰岩矿产。奥陶系北部主要分布在景台、石缝村、叶赫、吉林市的呼兰镇等地,岩性多由各类石英片岩、中-酸性火山岩、大理岩、板岩、变质岩组成。南部分布在三统河流域及浑江流域和鸭绿江的沿江一带,岩性由灰色薄层竹叶状灰岩、薄层状灰岩夹绿色页岩等组成。主要矿产有石灰岩、石膏矿。在江源县大阳岔有寒武-奥陶系分界标准剖面,立有界限碑。志留系下统分布在伊通景台、珲春五道沟,岩性以变质火山岩、粉沙质板岩、沙岩为主。中统出露在吉林市南的韩广富屯和张家屯附近,岩性以沙质泥岩和粉沙岩为主。上统出露在永吉县大绥河乡小绥河-二道沟一带,主要岩性为多种粉沙岩及夹层灰岩。上古生界(Pz)石炭系和二叠系最发育。在省域内只见中统泥盆系,出露在永吉县黄榆乡王家街一带,岩性下部以碳酸岩及沉积碎屑岩为主。石炭系主要出露在双阳、伊通、明城、永吉、磐石、辉南等地。延边开山屯秀山岭仅见上统,南部发育不全。石炭系在不同组区岩性不同,主要有各类粉砂岩、细粒石英沙岩、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大理岩、灰岩、页岩等。主要矿产有耐火黏土、煤等。在吉林省内二叠系分布与石炭系相同,在汪清、龙井、珲春等地也广为发育,在白城好田、巨宝和腰山也有出露,在各层组岩性差异较大,主要有多种泥灰岩、各类粉砂岩、凝灰岩、板岩、安山岩、流纹岩,局部有酸性火山岩。主要矿产有煤矿、铝土矿、耐火黏土矿。④中生界(Mz),三叠系出露范围小,侏罗系和白垩系最发育。三叠系(T)主要出露在九台市的杨树河子、大孤家子,白山市的苇塘沟、小河口、红石砬子,汪清县的天桥岭、永吉县的南楼山和蛟河市的西土山等。岩性主要为砾岩、粉砂质泥岩、砂岩、页岩及局部的火山岩。主要矿产为煤。侏罗系(J)主要出露在延边、浑江和白城等的各盆谷地中。主要岩性为砾岩、砂岩、凝灰岩、泥岩、页岩和酸性火山岩。主要矿产有煤、黏土、高岭土、珍珠岩和金矿。白垩系(K)地层发育,普及全省各地,松辽平原发育最完整。下统出露在浑江、吉林、延边、松辽平原,上统出露在浑江、延吉、松辽平原小区和白城。岩性多砂岩、砾岩、泥岩、酸性火山岩和煤层,白垩系发育的煤层是省内主要产煤矿区。⑤新生界(Kz)中的第三系(R)和第四系(Q)在省域内都很发育,以沉积相为主,广泛而深厚,主要分布在松辽平原、伊通-舒兰地堑南端、抚顺通化断裂中段、图们江断裂和鸭绿江断裂北侧,呈北东向展布,第三系地层出露多为晚期基性岩,其他部分不明显,多被第四系地层覆盖。第三系以碎屑岩沉积为主,下第三系为含煤层和油母页岩为主的碎屑岩,上第三系含硅藻土夹多层玄武岩,上部有玄武岩覆盖。第三系矿产丰富,产出有著名的珲春煤矿、桦甸油母页岩,还有工业用硅藻土、黏土、玄武岩等。第四系地层在吉林省域十分发育,其覆盖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0%。但分布不均,西部平原分布普遍而深厚,丘陵、台地分布也很广泛,东部山地分布零星,主要分布在伊通-舒兰地堑,敦化一密山地堑、吉林、梅河、延吉等新生代以来的构造盆地和沿江河两岸。岩性为松散沙岩、砾岩、淤泥、粘土、泥炭、火山灰碎屑岩等。第四系主要有建材类、轻化工原料类的矿产。

地质构造 吉林省域跨塔里木-中朝准地台区和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两个大地构造一级单元。两单元以下分为亚Ⅰ、Ⅱ、Ⅲ级构造单元,其划分系统为:①在塔里木-中朝准地台区有1个亚Ⅰ级单元即中朝准地台,其下有1个Ⅱ级单元即辽东台隆,再其下的3个Ⅲ级单元北部为铁岭-靖宇台隆,中部为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南部为营口一宽甸台隆(包括长白县)。②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分2个亚Ⅰ级单元,即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和吉黑褶皱系。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有1个Ⅱ级单元内蒙优地槽褶皱带,再其下有1个Ⅲ级单元即乌兰浩特-哲斯复向斜。在吉黑褶皱系下分3个Ⅱ级单元即松辽中断陷、吉林优地槽褶皱带和延边优地槽褶皱带,其中,在松辽中断陷下又分为4个Ⅲ级单元即西部断阶、中央坳陷、东南隆起、西南隆起。在吉林优地槽褶皱带下分为3个Ⅲ级单元即石岭隆起、吉林复向斜、敦化隆起;在延边优地槽褶皱带下有1个Ⅲ级单元即延边复向斜。中朝准地台区地处吉林省东南部中低山地区,各期地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兴安地槽褶皱区地处西部大兴安岭东麓、松辽平原和吉林省中部、东北部丘陵和中低山地区,东西部构造差异明显。吉林省超岩石圈深大断裂只有1条,岩石圈断裂有5条,壳断裂有33条。深大断裂产出于太古界,生成于全部地质时期,一般深达5000~7200米。该断裂自开原起向东延伸进入吉林省,经东丰小四平-海龙-桦甸-敦化柳树河子-安图-和龙-白金出境进入朝鲜境内。省内长约2600公里,宽约5~20公里,经过历次大地构造运动,控制并带动着地表、地层和各级构造的演变。新构造运动对吉林省地理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形式是断裂活动、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沿断裂带岩浆活动频繁,形成期长,活动频次多。主要有嫩江断裂带,四平-长春-德惠断裂带、依兰-伊通断裂带、敦化-密山断裂带、鸭绿深断裂带(集安-安图松江断裂带),以及北西向的松花江中上游断裂带。新构造运动以四平-长春-德惠断裂和嫩江断裂为界,分为3个构造单元:东部是吉东断块隆起的山地区,西部是大兴安岭断块隆起山地和松辽断块沉降区。吉东断裂块隆起山地区内活动性断裂发育,其中伊通舒兰地堑和敦化密山地堑都是沉降带,伊通-舒兰地堑断裂的南北两端在新生代以来火山活动频繁,敦化-密山地堑断裂在晚新生代以来有5期岩浆喷发活动。松辽断块沉降区以沉降活动为主,第三纪以来的沉积厚度深达500~600米,沉降区的周边在晚新生代火山活动频发。新构造运动中的壳断裂比较发育,规模较小,多成群带出现,吉东山地出露好,松辽平原隐伏,一般长达几十公里至数百公里,宽约十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对局部影响明显。

大阳岔寒武 奥陶系分界标准剖面是全球寒武-奥陶系界限对比的标准之一

多种地质作用形成的长白山大峡谷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属猪的人,在狗年2018气运悲喜各一半
属猪的人,在狗年2018气运悲喜各一半
对于属猪人来说,狗年也算是一个比较波动的年景,属猪人要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喜忧交替的局面,有点像股市一样,跌多少就长回多少,但是人比股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