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故事

铁拐李讨水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20 16:21:1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崂山脚下,有一道清凉凉的河水,名叫 “南九水”。这 “南九水”有个怪现象:当河水淌到山下旱河村头时,忽然 “哗啦”一声,消声匿迹,渗进河底的沙石缝里,从底下越过二里河床,淌走了。直到离村半里路的地方,才又从沙石缝里拱出来,在地上露了面。

据传说,这奇怪现象和铁拐李讨水的故事有关。

铁拐李讨水

有一年春暖花开时节,铁拐李来逛唠山,正赶上这里大旱。嵘山上下,河干、井干、泉眼干,花旱得脊拉下头,草旱得弯了腰,树早得蔫了叶……

这铁拐李,远路赶到蜡山脚下,只觉得口干舌燥,嗓子眼里往外直冒烟。他抬头瞅了锹山根底下有个小封,为了试试这地方人的心眼好坏,便拄着铁拐一瘸一拐地走进村子.放眼一望,不远处有一家大门贴着鲜红大 “喜”字的人家,心想:这家今日办喜事,保准有现成的热水,不妨去他家试一试,弄好了,也许还能讨碗崂山香茶喝呢,想到这里,他便走向前去,站在门口叫道:“大爷、大娘哎,行行好,积积德,给俺碗水润润嗓子吧.”

话音刚落,从屋里风风火火地跳出个挺富态的老头来,对着他没好气地吼道:“这年头,一滴水比一滴金子还贵,哪里有水打发你这个要饭的!走!走里走!别提着尿罐要饭吃,躁了我的门!”说着,一把把铁拐李推出门外,又”哨嘟“一声,从里头把门关了!

铁拐李没要着水,倒受了一顿窝囊气,嗓子眼里好像卡着一个苍蝇,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只好拄着拐,一瘸:一拐地出了村,顺着沟边的小路向山里走去 。一边走,一边想:我就不信,这百里唠山找不着个好心人!又走了约摸一袋烟功夫,抬头见路边的山坡上有一栋破破烂烂的小草屋。院墙中间,用乱石垒了个门口。这门口上,一没有门框,二没有大门,只用几根松木棍子,扎了个栅栏,用葛藤胡乱捆绑在墙眼石缝上。

铁拐李想:看这外表,就知道是个穷户。正当他向前推开那栅栏门往里进时,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妈妈,挪动着两只小脚,提着一罐子水,从山坡走下来。铁拐李一见有人走来,上迎上去道:“老妈妈,我走路走累了,想跟你要点水喝!”

老妈妈冷不丁听见有人叫她,放下水罐子,撩起衣襟揉了揉双眼,抬头上下打量来人。她见是一个瘸腿老汉,便叹了口气道:“客人啊,你走路走得喘粗气,口干舌燥,喝了凉水会落下病根。走,进屋去,俺给你烧开了再喝旦”说完,没等铁拐李回话,便领上他,推开栅栏进了屋。

老妈妈进屋后,放下水罐,脚没闲,手没歇,刷了锅,添上水,又从米罐里倒出仅有的一小瓢米来,放进锅里,点上火,为铁拐李熬起小米汤来。

老妈妈的一举一动,铁拐李都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十分感动地走上去说“老人家,天这么旱,您能给碗凉水礴,我也心满意足了!”

老妈妈道:“客啊,俺没有好东西招待你,放上把小米,烧口热汤给你喝,算是一点心意吧。”

铁拐李听了,双眼淌出感激的泪珠,心想千人千心肠,万人万模样。这老妈妈家里穷得叮哨响,却有一副千金难买的热心肠。那胖老头家中富得流油,肚皮里却包着一副狼心肺!

不多时,老妈妈烧好了小米汤。她为了使小米汤冷得快些,好叫铁拐李早早喝了解渴充饥,便从锅里一勺勺舀到盆里,又从盆里一勺勺舀到碗中,末了,又从这碗倒进那碗里来回倒着。三倒两倒,直到不烫人了,才一碗碗端给铁拐李喝。

铁拐李喝着这又香又甜的小米汤,越喝越顺口,一口气喝了九大碗。

铁拐李吃饱喝足了,人心也摸透了。临走时,又千恩万谢。那老妈妈道:“客啊,两山碰不到一块,两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走碰了头呢!什么时候再从俺门口过,只管进来喝水歇脚!”

铁拐李听了老妈妈的话,真比吃了蜜还甜。他浑身暖烘烘地出了老妈妈的家门,一边往山里走,一边想:我没有旁的报答这老妈妈的好心,给她家门外留下几湾泉水,往后叫她吃水地方近点也好.想到这里,使提出手中那铁拐来,走几步,就狠狠往地下一捣。拔出铁拐后,地下就出现一个大坑,坑里就冒出一眼泉水。就这样,铁拐李走走捣捣,捣捣走走,接二连兰走了九里,捣了九卞,这长长的山涧里便捣出了九个大坑,冒出了九眼泉水。那哗哗的泉水把大坑淌满后,顺着山涧哗哗啦啦淌下山来。九坑九泉的水汇成了九里长的一条大河,一年四季不断流。

这以来,那者妈妈和这山沟里的穷人家,再也不愁天早缺水喝,再也不怕没水浇地了。

可是,说来也怪:这九坑九泉九里长的河水 从山上淌到山下那富老头的村头时却 “哗啦”一下入了河底,从河底的沙石缝里流过这村淌走了,使经过这村中间二里长的那段河床上,滴水不见!

人们说:“这叫好心换得万代福,坏心留下千古恨!”

后来,这里的人为了纪念铁拐李为民造福的德行,便把那九个水坑九眼泉和九里长的河水,叫做“九水”;把山下那节二里长不见水星的干河床,叫做 “旱河”。

上一篇:铁拐李行医收徒 下一篇:汉钟离鼓楼写匾 声明:铁拐李讨水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八年)夏季,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女儿妾在秦国作侍女。 秦穆公把河东土地归还给晋国,并把宗族之女嫁给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