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大禹治水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27 11:28:55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禹,姓姒,名文命,史称大禹,为夏朝开国君王,也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相传在世时,黄河流域洪灾肆虐,洪水不仅淹没了土地庄家,还淹没了百姓的房子,使得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尧见水患年年月月给百姓造成了无止境的灾难,便下定决心治理洪灾。于是派了禹的父亲担当治水大任。但是历经九年,鲧不但没有治理好水患,反而使水患闹得更凶。后来理政期间,通过他人的推荐,任命禹担当治水大任。而禹为人谦虚有礼,做事勤勤恳恳,并没有因为他父亲的事而有所怨恨,欣然接受了这一艰巨的任务,并暗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治好水患,为百姓谋得福利。

历史上有个大家争相传颂的典故“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就是大禹治水的坚持不懈与无私奉献。相传大禹被任命担任治水主要负责人的时候,他才刚刚新婚,但是他却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妻子,踏上漫漫的治水之路。后来路过家门,在门口听到妻子生产,但一想到治水工作刻不容缓,便没有稍作停留而是选择投身于治水工作中。等到第三次经过家门口时,他的儿子已经能说话了,但他依旧没有稍作停留,而是只和妻子和儿子打声招呼而已,就又投入到治水工作中去。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大禹以国家为己任,不讲求个人利益得失的美好品德。

QQ截图20170627112259.jpg

大禹治水

禹反思他父亲鲧采用堵截的治水方法,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制定新的治水方案——通过疏通河道,将水引流到大海里。禹在治水期间,翻山越岭反复测量地形高低、规划河道。他带领百姓一起劳动,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与百姓同吃同睡,风餐露宿,毫无半句怨言。同时在治理的过程中,禹还发明了多种测量工具和测绘方法。经过十三年,禹靠着他坚定的信念以及过人的智慧,因势利导、科学治水,通过与百姓们一起不懈的努力, 终于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治好水患,完成治水使命。百姓从此得以种上庄稼,重建家园安居乐业。后代的人因为禹治水有功,便尊称他为大禹。也因为禹治水有功,华夏族首领舜将帝位禅让给了大禹。同时也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禹当了首领后,并不贪图个人享乐,而是依旧兢兢业业,勤于政务。在他统治时期,他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完成了国家的建立,使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后来禹的儿子被拥戴即位,这样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由此产生。

上一篇:分封诸吕 下一篇:樊素小蛮的历史典故 声明:大禹治水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李牧之死
李牧之死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
魏文侯用才之道
魏文侯用才之道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