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喜庆之神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08 23:03:45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万回是一个人的绰号,是个传说人物。他本姓张,河南人氏,生活在唐朝贞观年间。这个人生性迟钝,长到20多岁,还整天发呆犯傻,不爱言声。他有个哥哥在辽东当兵,久无音信,父母很是惦念。一天,他包好了几张烙饼,对二老说:“我给哥哥送去。”说罢,出门如飞,连跑马都追不上。到了傍晚,他汗流夹背地回来了,还带回了兄长的家书,信封上封口的浆子还湿着呢!算起来,他一天往返万里,可以和今天的越野汽车相媲美。当时的人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万回”,还有人亲热地喊他“万回哥哥。”
万回有如此神通,当然不是凡人,于是有人便硬说他是菩萨化身。据说唐高宗和武则天听说了,还召见过他,以后,民间便有奉祀万回哥哥的习俗。他的画像也很有趣:穿一身大绿衣服,左手拿鼓,右手执棒,蓬松着头发,哈哈傻笑。这副尊容倒也招人喜爱。人们祭祀他,是为了使万里之外的亲人能早日回家——“万回”嘛。所以万回成了“和合之神”,即团圆神和喜庆神。
到了明末清初,和合又一分为二,被附会为寒山与拾得,成为“和合二仙”了。
寒山,因为曾隐居在天台山寒岩,而自号“寒山子”。寒山是个怪僧,他常常跑到各庙中“望空噪骂”,和尚们轰他,寒山便哈哈大笑而去。他在国清寺当过一阵“火头军”,与寺中的拾得很有交情,情同手足。
拾得,也是个苦出身。他刚来到这个世界,便被父母遗弃。天台山的封干和尚把他捡来,带到寺中抚养,并起名叫“拾得”。他在天台国清寺当了小和尚,分配在厨房干杂活。寒山未入国清寺之前,拾得常把一些剩余饭菜装在竹筒里藏起来,等好友寒山来时,就送给他吃。二人可谓是贫贱之交。
二人在一起经常吟诗唱偈,并题诗于山林间。后人将寒山诗编为《寒山子诗集》,收诗300余首,拾得诗附其后。寒山的一些诗句针砭时弊,反映世态炎凉,语言浅近易懂、亦庄亦谐。“五四”以后,寒山诗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白话诗,他的诗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
寒山、拾得死后1000年,取代万回而成了神,完全不再是和尚模样,而是两位蓬头笑面、逗人喜爱的孩童形象了。到了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
中国民俗中,常以象征手法和谐音双关来表达某种寓意,二仙手持“盒”与“荷”,同“和”、“合”谐音,即取“和合”之意。“和合”一词又有同心和睦、顺气等意,《周礼·地官·媒氏》疏云:“使媒求妇,和合二姓。”故而原来主管家人和合团聚的和合神,渐而兼为婚姻和合的喜神——中国的爱神。
-
- 淳于意:首创诊籍
- 淳于意是首创诊籍的神医,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淳于意在西汉文帝时代,齐国有位著名的医生叫公乘阳庆,他身边有个伶俐勤奋的年轻人,时常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