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刻续编三国志后传十卷

书籍:戏曲小说书录解题 作者:孙楷第 朝代:1990-10-01 专题:书籍
【刊本】:

国立北平图书馆藏明万历刊本

【解题】:

题“晋平阳侯陈寿史杂纪”,“西蜀酉阳野史编次”。前有某氏万历己酉序,署名刓去,不知何人。序后又有引,亦不署名。所记以刘曜事为主,兼及东晋初数事,自刘蜀降英雄避难起,至陶侃兴兵讨苏峻止。谓刘曜为北地王谌幼子;刘渊实梁王刘理之子,本名璩,改名刘渊。张宾乃张苞妾所生子;关兴子曰关防、关谨;赵云孙曰赵、赵染,并佐刘成功,实为淆乱事实。据某氏引谓感于蜀汉衰微,辅以关、张、葛、赵诸人,亦不能恢复汉业,致为司氏所并,故托其后裔以泄愤一时,取快千载,故不以虚诳为嫌云。不知三国鼎峙,英雄割据,原无是非,降魏吴为偏霸,而以蜀接汉为正统,乃南宋以来儒者之见。当宋室南渡,偏安一隅,迹同蜀汉,其时文人著书,以正统与蜀,示不忘中原,情有可原。然所争者虚名,且以此论施于历代,轇轕丛生,难有定论,本自无谓。至此小说以袒蜀之故,谬引索虏为汉裔,助彼张目,实同于认贼作子,为无识之甚者。然造此说者实不自此书始,如元至治刊本《三国平话》下卷记蜀汉之亡,谓汉帝外孙刘渊北去,豪杰多归之,忿晋虏其舅氏,遂兴兵灭晋,建国号曰汉。其收场云:“汉君懦弱曹吴霸,昭烈英雄蜀帝都。司马仲达平三国,刘渊兴汉巩皇图。”文以此结,是明以胡刘接巨汉矣。盖市人愚昧无知,造作平话,相承有此说,此书亦误采之而扬其波耳。明张誉《重刻平妖传序》,引是书,谓“《续三国志》如病人呓语,一味胡谈”,其论甚是。然清刘晋充《小桃园》传奇演刘渊等事,谓渊为先主曾孙,张宾为张飞之孙,乃全与小说同。盖亦狃于旧说,深借蜀祚不永,思补其阙憾,因为此悠谬之言欤!不知揆之于理则甚谬,以文章关目论亦至拙,究属不思之过。凡戏曲小说,作者往往出以游戏,不自居于庄言正论,即世人亦不甚重视之。然华夷内外之分,义至尊严,不得以野史而轻恕之,故于此书存其吕而辟其谬如此,庶几瞑瞑者知所警悟,不至淆乱听闻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