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
【生卒】:1850—1893
【介绍】:
19世纪后半叶法国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出生于诺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因受家庭和亲友影响,从小酷爱文学,中学就开始习作。1870年,他到巴黎攻读法学。不久,普法战争爆发,即被应征入伍。退伍后,从1872年始,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并在业余孜孜不倦地写作,尤其是得到他舅父和母亲的好友福楼拜的教诲,进步很快。他的传世之作,绝大部分是在1880--1890年之间的产物,主要有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以及许多文学和时政的评论文章,曾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美称。莫泊桑的作家生涯虽然只有短短10年,但对世界文学宝库的贡献却是可贵而又可观的。他的名著代表作有《羊脂球》(1880)、《一家人》(1881)、《两个朋友》(1883)、《我的叔叔于勒》(1883)、《项链》(1884)以及《戴家楼》、《勋章到手了1》、《雨伞》、《米隆老爹》、《蛮大妈》等。《一生》(1883)和《漂亮朋友》(1885)等,被列入世界长篇小说之林。他的作品基本思想,是对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腐败,特别是道德、风尚的丑恶,给以无情地揭露和嘲讽,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则是同情和表彰。但后期作品流露出悲观主义和宿命论的消极思想。后病逝。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