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育
引导人们科学地确立和实现未来奋斗目标的活动。理想是人们的奋斗目标和希望相联系、有可能实现的一种信念、一种对未来的向往、一种推动人们进行奋斗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崇高的理想,无论对国家、对民族还是对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理想能激发亿万人民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吃苦耐劳的勤奋精神等等。所以,对人们进行理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人们的理想是多种多样的,是多种追求目标的综合,它的具体内容有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等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要教育人们树立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线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川岛芳子或是双性恋 遭日本养父强奸改变性取向
- 资料图:川岛芳子戎装照在日本的谍海中,“巾帼女豪们”的手段丝毫不逊于男子,而这些女谍中的头号人物,无可争议的当数川岛芳子。她的活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