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主义
①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轻视理论,夸大感性经验,认为只有感性的东西才靠得住,理性的东西都是靠不住的,因而把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不管客观情况如何变化,到处搬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的经验主义者,拘守于自己的狭隘经验,不懂得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懂得理论对革命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不懂得感性经验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但它们仅是片面和表面的东西,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在行动上有很大的盲目性。②是指哲学史上的“经验论”。是“唯理论”的对称,是认识论中的一种学说,他们认为感性经验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还有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之分。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形而上学地只承认感性经验在认识上的可靠性,不懂得感性认识要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认为经验只是纯主观的东西,是认识的唯一对象,但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发展到极端就成了唯我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 九天玄女几乎要成为一个战神了。她第一次出现就是在黄帝和蚩尤的恶战中,春秋时又化身越女传授剑法给越国战士,在《水浒传》中又是宋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