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
战国时地主阶级的激进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是商鞅、韩非。法家的思想渊源于春秋时期的管仲和子产,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形成于战国时期。法家的主要思想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主张法治,实行耕战,富国强兵。法家内部又分为不同的派别和主张;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韩非集法家之大成,创立了以法为主,法、术、势紧密结合的完备的法治理论体系,丰富发展了法家理论。法家、尤其是韩非的学说,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和进化历史观。“当时而立法,因时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主张随着时代和情况的变化而改变统治办法。法家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类不可改变的自然本性,利害关系、物质利益是一切社会关系和政治措施的基础,“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韩非子·八经》)法家思想与儒家学说是“不可两立”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封建统治阶级弃法家而奉儒家学说为统治思想,法家著作便成为历代文化遗产和改革先行者的思想材料,并为各派势力所利用。《商君书》、《韩非子》等为法家的主要代表著作。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