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观念
人们执法、守法和维护法律制度的思想、意识、自觉性的总和。是人们在被强制执行和遵守法律制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自觉意识。法制观念一旦形成,又支配人们自觉地学法、执法和守法。因此,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维护法制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方面和自觉因素。一个国家,人们的法制观念不强,即使法制健全,人们也不会自觉执法、守法,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就不会好。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没有法制不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35页)。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教育人们树立和增强法制观念。(1)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党政分开。凡属法律范围的问题,都要依法处理,党不要干预,以免群众只知有党的政策、纪律,不知有国家法律、制度。“党干预太多,就会妨碍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同上)。(2)要加强法制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知法、懂法,才能执法,守法。(3)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使人们自觉地学法、守法。“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同上第135-130页)。文化素质低,不学法,不懂法,就容易违法、犯法,尚且不能自知。所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是增强法制观念的基础。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 相传夏桀攻打过岷山,得到了两位名为琬和琰的美女。这两个女人不仅长得妩媚,还很会跳舞,桀陷入了对她们的迷恋,还把她们的名字刻在了华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
-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