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任务的提出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手段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努力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是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人与人之间在公有制基础上新型关系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面貌向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方向发生深刻变化,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它们互相促进,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并且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坚持思想性质的问题,用教育疏导的方法去解决,坚持一切着眼于建设,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上来,归根到底,集中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来。所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不只是思想文教部门的任务,而且是各条战线和一切部门的任务,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长期的任务。
上一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下一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