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个人与他人、群体、模范人物等在情感、心理及认识上的自我一致过程。由弗洛伊德最早使用。凡是人们对他人的境遇、情况等表示同情,或对他人的感情、经验能体会和共鸣,对某种意见的赞同和一致,或对他人优秀品质及长处的称赞和学习,或待人如待己等等,都属于认同。可见,认同是通过社会化形成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幼时常常模仿父母的某些行为,继而模仿老师的某些品质,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品德及思想,弗洛伊德认为,这种现象就是认同作用。认同并不限于儿童,成年人也有这种倾向。如,效法历史人物,学习英雄模范,学习电影、小说等文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把某些个人或组织的胜败看作自己的成败等。不过,成人的认同偏重于社会价值方面。认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有了“认同”,人们才能交流思想感情,进行谈心活动,学习先进经验,学习先进人物和先进思想,才能进行思想教育。可以说,一切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通过认同作用而实现的,没有认同就没有思想政治工作。

上一篇:计划生育 下一篇:认识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