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
四月五日,于阗国遣使入贡。
《宋会要辑稿·蕃夷七之四十》
五月二十八日,于阗国贡使李养星、阿点魏哥贡进方物。
《宋会要辑稿·蕃夷七之四十》
六月癸丑,邈黎国般次冷移、四扶栗迷等赍于阗国黑汗王及其国蕃王表章来贡。
《宋史·哲宗本纪一》
六月十四日,礼部言:“邈黎国般次冷移、四扶栗迷等赍于阗国黑汗王并本国蕃王表章,奉缘自来不曾入贡,请比附于阗国进奉条式。”从之。今后更有似此,而不依解发,条乞贡并说谕本处交易讫,令归本国。
《宋会要辑稿·蕃夷七之四十》
八月八日,诏于阗国进奉使李养星、阿点魏哥等,进贡御马三,回赐,内黎撒罗、瞎征等依此,后毋为例。
《宋会要辑稿·蕃夷七之四十》
十月三日,尚书省言:“于阗国进奉人到阙,不得过一百日。”从之。
《宋会要辑稿·蕃夷七之四十》
上一篇: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
下一篇: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魏文侯待民之道
- 在魏国的东封,有个地方官名叫解扁。有一年,解扁为了讨好上司,驱使劳累一年的农民,在冬天里上山砍柴。魏文侯整个冬天干个不停,砍下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