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法
摇法是一手握住(或挟住)关节近端的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远端的肢体,作缓和回旋的转动的一种手法。根据具体操作部位的不同,临床分为颈项摇法,肩关节摇法,腰部摇法,髋关节摇法,踝关节摇法等。
〔动作要领〕
1.颈项部摇法 用一手扶住患者头顶后部,另一手托住下颏,作左右环转摇动(图3-17)。
图3-17 颈项部摇法
2.肩关节摇法 用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握住手腕部或托住肘部,作环转摇动(图3-18)。
(1)托肘摇法
(2)握手摇法
(3)大幅度摇法〔a〕
(4)大幅度摇法〔b〕
图3-18 肩关节摇法
3.腰部摇法 用两腿挟住患者下肢,双手分别挟住两肩,用力向左右旋转摇动(图3-19)。
图3-19 腰部摇法
4.髋关节摇法 一手托住患者足跟,另一手扶住膝部,使膝关节屈曲,然后作环转摇动(图3-20)。
图3-20 髋关节摇法症
5.踝关节摇法 一手托住患者足跟,另一手握足趾部作环转摇动(图3-21)。
图3-21 踝关节摇法
摇法动作要缓和,用力要稳,摇动方向及幅度须在生理许可范围内进行,由小到大,由轻而重,自慢至快。
〔手法作用〕本法具有滑利关节,松解关节粘连,增强关节活动功能的作用。
〔临床应用〕本法适用于四肢关节及颈项、腰部等。对运动功能障碍、关节强硬、屈伸不利等症是常用手法之一。临床常用本手法配合其他手法治疗落枕、颈椎病、肩周炎、冻结肩、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四肢关节扭伤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要离杀庆忌
-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在伍子青的引荐下结识了侠士专诸,利用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作了吴王,即吴王阖间,但阖间总有一个心病未了,那就是王
-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是风水不好?还是黄泉之下无颜见父皇?雍正命身后不追随父皇,而在几百里之外另找“万年吉地”。数千名哑巴被秘密
-
- 雍正与眼镜
- 眼镜的制作,原为矫正人们的视力,保护眼睛。可在闭关锁国的清末统治者慈禧太后看来,这是西方的淫技奇巧,身边的人要配戴,必须得到她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