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作品

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百科全书 民法卷 作者:崔洪夫, 夏叔华 朝代:1999-07-01 专题:书籍

亦称口头作品、语言作品。所谓口述作品,指以口头方式表达作者创造性思想或者情感的作品。这种作品多发生于即兴创作过程中,如即兴讲演、即兴赋出的词、即兴表演的说书、相声等。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规定,“口述作品,指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创作,未以任何物质载体固定的作品。”虽然法律作了不以任何物质载体固定的规定,但应考虑到一个现实问题,作品如果没有一定的载体,保护起来实有困难,当发生纠纷法院取证时更麻烦。因此尽力使口述作品以某种形式固定下来并转换为文字才便于传播,也便于保护。由于口述作品的特点,有些国家著作权法对它并不保护,理由是司法机关处理侵害著作权案件时难以取证。对它进行保护的国家则是从这类作品易被他人剽窃或者复制的角度出发。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于1967年后才确认对口述作品采用著作权法保护。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口述作品是受保护的对象。

上一篇:文字作品 下一篇:音乐作品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