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收养
是指收养人因与被收养人年龄悬殊过大或辈份不当,而将被收养人作为养孙收养的收养形式。我国《收养法》对隔代收养未作明文规定,也未明文禁止。而最高人民法院1984年《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九条规定:“收养人收养他人为孙子女,确已形成养祖父母与养孙子女关系的,应予承认。解决收养纠纷或有关权益纠纷时,可依照婚姻法关于养父母与养子女的有关规定合情合理地处理。”因此,对隔代收养关系一律不予承认是无法律根据的。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根据婚姻法和收养法的规定,分别对待不同的情况。(1)人民法院审查认为收养人确实是为本人收养子女,已具备收养的实质要件,并办了合法的收养手续的,应承认其收养关系有效。审查时,应该严格把关,避免出现为子女收养的情况。(2)收养人的主观条件应当符合《收养法》第五条规定的条件。(3)被收养人的条件,也应当符合《收养法》第四条之规定。但是,养子女的子女、继子女的子女,由于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已经存在拟制的直系血亲关系,因此,收养他们为养孙子女已无法律上的意义,也不符合我国的收养习惯。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