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书名。张舜徽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7月出版。分为通论、分论、附论三大部分,共4编。第一编,通论校读古书的基本条件,从识字谈起,以至辨识版本诸问题。第二编,分论上,专谈校书方面的问题,包括校书的目的、校书的依据、校书的方法等。第三编,分论下,专谈读书方面的问题,着重介绍怎样阅读全书以及整理史料的一般方法。第四编,附论有关辨识伪书和搜辑佚书方面的问题。书中广泛援引前人成就,间或掺入作者己见。阅读此书,对于了解与掌握有关句读、目录、校勘、辨伪、辑佚等方面的知识,正确地校读古书,获益确实非浅。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