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
军事著作。毛泽东著。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为毛泽东在延安抗日研究会上演讲稿,发表于延安《解放》周刊,有中、英文单行本在国内外广泛发行。收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抗日战争爆发后,对中国抗战的前途认识上,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观点。这些观点对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极为有害。毛泽东在演讲中,用抗战十个月来的经验,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中敌我双方的基本特点,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即抗日战争的客观规律问题。由于中日双方存在着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少我大、敌寡助我多助等矛盾特点,决定了日本必败,中国必胜。又决定了中国不能速胜,必须进行持久战。第二,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要经过3个阶段,即: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这篇演讲,还着重阐述了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问题,提出了抗日战争正确的指导方针,具体地规定了抗日战争中的政治工作和战略战术原则,进一步提出了抗日游击战的具体作战方针。强调要在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以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木”,人民的团结、军队和人民的进步,是战胜敌人的最根本的条件,动员广大群众参加战争,造成陷敌于火顶之灾的汪洋大海等人民战争思想。《论持久战》,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抗日战争问题的光辉典范,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科学。
上一篇: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下一篇:战争和战略问题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