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和战略问题
军事理论著作。毛泽东著。是毛泽东1938年11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收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否认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轻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作用。为克服这种错误倾向,毛泽东着重说明战争和战略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重要地位,并动员全党注意军事问题的研究。全文共阐述6个问题,主要内容是: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是组织革命军队。强调共产党人要争党的兵权,人民的兵权、民族的兵权,提出了“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的原则”。从中国社会特点和中国政治斗争的历史方面阐述了中国革命只能走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占领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号召全党注意军事工作和战略方针变化的规律,强调必须根据战争情况的变化,适时转变军事战略在分析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两个过程中的三个战略转变的情况下,指出其中第二个转变,即国内正规战争向抗日游击战争的转变,关系到整个抗日战争的坚持、发展和胜利。游击队和游击战争不应停止于原来的地位,而应向高级阶段发展,通过发展抗日武装力量,逐渐变成正规军和正规战争,以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毛泽东的这篇重要军事著作,不但指导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而且对于当前和今后发展中国无产阶级军事科学,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八年)夏季,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女儿妾在秦国作侍女。 秦穆公把河东土地归还给晋国,并把宗族之女嫁给太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詹天佑买马车
-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他先后指挥了塘沽、天津间的铁路铺轨工程,完成了滦河大桥工程和著名的京张铁路工程。詹天佑一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