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学案小识
学术史著作。又名《清学案小识》。清唐鉴著。15卷。成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仿黄宗羲《宋元学案》、《明儒学案》体例,将清代前期理学诸儒,依据其致力于发扬、卫护程朱理学的成就,分别名目,列入传道、翼道、守道三学案,第其高下。又别立经学、心宗两学案,示排斥之意。每传后附有同学或从游者、问答者。共叙录清初至嘉庆学者261人。作者“生平志朱子(熹)之志,学朱子之学”,是书实即宗朱学朱者之学案。作者宣称:“今之论学者无他,亦宗朱子而已。宗朱子为正学,不宗朱子即非正学。”(《传道学案》)门户之见甚深。但本书对研究清前期学术思想有一定参考价值。卷1~2为“传道学案”。卷3~5为“翼道学案”。卷6~9为“守道学案”。卷10~11为“待访录”;指“一时搜求未得其著述,则于别集之所论及者,随详随略,录以待访”。卷12~14为“经学学案”。卷末为“心学学案”。作者外甥黄膺在该书《重刊后跋》中说这部学案“即国朝诸先生宗朱学朱之学案也”。曾国藩称此书采择各家言论的标准比较平实:“居敬而不偏于静,格物而不病于琐,力行而不迫于隘,三者交修。采择名言,略依此例。”(《书学案小识后》)刊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收入《四部备要》、《万有文库》、《国学基本丛书》。后人将其与《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合刊,称《四朝学案》。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詹天佑修建铁路,詹天佑如何解决技术难题
- 詹天佑(1861—1919年),字眷诚,号达朝。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
-
- 魏文侯招贤兴国
-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争霸中原。统一的周王朝崩溃了,天下分裂成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有秦、楚、燕、韩、赵、魏、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