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子札记
哲学著作。清罗泽南作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2卷。为作者读《孟子》的心得体会。(1)严义利之辨。他说:“义利二字,王伯所由辨,亦千古治乱所由分也。”他特别强调帝王要严义利之辨,认为“三代盛王”之“损益张弛,庆赏征伐,纯是从生民起见,大中至正,毫无私曲,所以治道日跻”,但“三代而下则不然矣,以功利之心肠,行帝王之事业,纵教做得功成勋就,总是为一己打算。”这样做,势必众叛亲离:“人以仁义为心,则天地万物,皆吾一体;以利为心,则一身之外,尽是仇敌。盖其百计打算,惟利是图,此心只晓得一个我,并不见得有个人。即此一念,已便是众判(叛)亲离,亡国败家景象。”(《梁惠王上》)(2)认为“用兵之道以人和为第一著。”他说:“人心和,则邻国之民仰其德政,不仅吾民足用也。夫人之和不和,亦视乎道之得与不得耳。其道维何?曰正心修身以清立政之原,发政施仁以达立政之用。制田里,薄税敛,慎刑罚,正纲纪,如是,则君之爱民如父母之爱其子,民之卫其君如子弟之卫父兄。人心既和,敌患自消,此非招徕要结之术,所可同日语者。”(《公孙丑下》)(3)认为君相可以造命。他说:“君相能潜移气运者也……圣人在下,则斯道之兴废,举而听之于天;圣人在上,则世运之隆污,举而任之于己,作君作师,固已操造命之权矣。……为君相者,仁政不施,德业不著,徒曰唐虞三代之气运不能复见于今日,是直误天而已。”(同上)收入咸丰九年(1870)长沙刻本《罗山遗集》。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
- 吴王诸樊剑为何出现在蔡聲侯産墓?
- 工䱷太子姑發剑,1959年在安徽淮南的蔡聲侯産墓出土。蔡聲侯産墓此次出土遗物112件,以青铜兵器和车马器为主。其中,有工䱷太子姑發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