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学辨
哲学著作。清罗泽南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作。2卷。作者站在程朱理学的立场,对王守仁著作和语录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批驳。其特点是集中地探讨王守仁的观点受佛教影响之处。(1)王氏否认事物客观存在,曾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罗氏指出:“岩谷之花自开自落,不以无人看而寂然,不以有人看而感通……盖阳明之学本之释氏,其以天下无心外之物,此《楞严经》所谓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也。”(卷二)(2)王氏反对程朱派的“格物致知”,说他“格”了7天竹子,不但未曾得理反而“劳思成疾”。罗氏指出:“以智慧之阳明,七日尚不解竹子之道,阳明何若是之愚乎?以不学而知之良知,七日尚不解竹子之理,良知何若是之昏乎?以不肯格物之阳明,于日用伦常不肯稍为穷究,于一竹子竟格至七日而成病,又何舍其所当格而格其所不必格者乎?此嬉笑怒骂之言,实未尝有其事耳。”(卷二)(3)罗氏指出阳明的“良知”即“佛氏之本觉”。他说:“达摩不立言语文字,即心即佛,阳明扫除学问,主良知以立教”,是“叛孟子之道而入达摩之室”(卷一)。(4)阳明有天泉证道的“无善无恶”之说,罗氏指出:“昔人谓佛经三藏十二部五千四百八十卷,一言以蔽之曰‘无善无恶’。吾谓阳明《传习录》、《大学问》、论学诸书,亦可以一言蔽之曰‘无善无恶’……阴实尊崇夫外氏,阳欲篡位于儒宗也。”(卷一)收入咸丰九年(1870)长沙刊刻之《罗山遗集》。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李淳风是怎么死的?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人物简介
- 618年,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李淳风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唐贞观元年(627年),李淳风以将仕郎直入太史局。在置掌天文、地理、制历、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
- 雍正杀子之谜
- 雍正到底有没有杀自己儿子,且让我们跟着历史的脚步,一探究竟。雍正帝与三阿哥弘时的关系,反映出在公开实施秘密建储初期,清帝家庭因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