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书情节辞典

汉献帝血写密诏

书籍:古书情节辞典 作者:张华 朝代:2004-05-01 专题:书籍

曹操击败吕布,独揽朝廷大权,放太尉杨彪归田,杀上疏弹劾自己的议郎赵彦,百官无不悚惧。谋士程昱劝操逐步篡位做皇帝。操说:“皇帝的亲信大臣尚多,不可轻动。我当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于是请天子在许田打猎。忽见荆棘中跑出一只大鹿。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对操说:“卿射之。”操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将校见了金鈚箭,只道天子射中,向帝呼万岁。操却纵直出,抢在天子前接受大家祝贺,引起群臣义愤。献帝回宫,流着眼泪对伏皇后说:“朕每见曹操,背若芒刺。早晚必有异谋,我夫妇不知死所。”恰好伏皇后之父伏完进宫,推荐国舅董承行讨操大任。帝乃自作一密诏;咬破指尖,用血写成,暗令伏皇后制衣一领,玉带一条,于玉带紫锦衬内缝上密诏;帝自己穿上锦袍,自系此带,令内史宣董承入宫。帝引董承到太庙,转上功臣阁内,焚香礼毕,对着汉高祖、张良萧何像托董承以重任。帝解袍带赐董承,悄悄说:“卿归可细观之,勿负朕意。”董承会意,穿袍系带,辞帝出阁。董承出阁才过宫门,恰好碰见曹操。原来帝与董承登功臣阁说话,早有人报知曹操。董承来不及躲避,只得立于路侧施礼。操问:“国舅何来?”承答:“适蒙天子宣召,赐以锦袍玉带。”操问:“何故见赐?”承答:“因念某旧日西都救驾之功,故有此赐。”操说:“解带我看。”承心知衣带中必有密诏,恐操看破,迟延不解。操叱左右:“快解下来!”看了半晌,笑着说:“果然是条好玉带!再脱下锦袍来借看。”承心中畏惧,不敢不从,就脱袍献上。操亲自用手提起,对着太阳细细观看。看完,自己穿在身上,系了玉带,说:“长短如何?”左右称美。操对承说:“国舅即以此袍带转赐给我,如何?”承告求说:“君恩所赐,不敢转赠;容某别制奉献。”操说:“国舅受此衣带,莫非其中有计谋吗?”吓得承魂不附体。操说:“公受君赐,我何敢相夺?开个玩笑罢了。”就脱袍带还给董承。董承回到家中,将袍仔细反复看了,并无一物。他寻找良久,正想伏几而寝,忽然灯花落在玉带上,烧着背衬。承大惊,已烧破一处,素绢微微露出,隐见血迹。承急取刀拆开看,乃见到天子手书血字密诏。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廉颇善饭
廉颇善饭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淳于髡传
淳于髡传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