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二娘
彭泽县孝廉宋景玉,字东墙,家庭富有,但特别好嫖妓宿娼。娶了妻吴氏,很美貌,可是不到两个月又去宿娼,妻子略劝,即拂袖而去,吴氏不久即郁郁而死。后来又以千金买一艳妾,但不到一个月又故态复萌,妾稍微劝阻,宋就既骂且打,不久妾也死。于是人们说:“生女宁作娼,不嫁宋东墙。”宋听到这话虽也惭愧一阵,但还是放荡不已,不到两年,产业已花掉十分之三。这时有位卓二娘,新寡,相貌平常,向媒人表示愿嫁宋,于是宋娶卓二娘为妻。人们都为卓二娘捏一把汗,而卓本人却不在乎。入门以后,操作家务,绝口不问以前的事,丈夫回来得迟,也不去管他,即使两人枕上情浓时,也不盘问他外边意中人为谁?这反而使宋景玉愧疚,说他自己有贪恋风月的毛病。卓二娘说:“我前夫见了粉头就脸红不安,现在后夫风流大方,才遂我的愿。”主动给宋钱,叫宋去狎玩。于是宋日益放纵。宋在陶公祠畔一座雅洁的庭院里,认识了江南来的白氏姐妹三人,老二巧云,老三倩云,老四停云,个个年轻标致,停云更是非凡。宋一下迷醉在这温柔乡中,不能自拔。三年中同巧云生了两个儿子,同倩云生了一子一女,同时也花完了家产,后来只得变卖了钗钏衣物书画来作缠头资。等到宋财物花尽回家时,家宅已卖给他人,卓二娘乞食于尼寺,再回白家,全家人都已搬走得杳无踪迹。不得已宋住在古庙中当了两年乞丐,一天越墙偷窃又被人捉住,送到大堂审问。到堂上一看,竟是自己家的厅堂,东西坐的都是亲族长者,白家三姐妹拥着卓二娘立于堂前。卓二娘说:“宋郎不肖,一至于此,当日我如规劝,必蹈前辙;不得已租贷一座宅院,买到三位艳女,叫你中计入圈套。你现已把家产荡尽,沦为丐贼。而我忍守孤枕,出此计策,才保住家产。你现今如改悔,仍为家的主人。但不许再拿一文钱,再出家宅门,有美姬做伴,坐享清福,以尽余年。否则听郎自便。”亲族长者都责备宋,宋也深自愧悔,对天立誓,愿按二娘所说去做。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