睐娘
睐娘姓易,家居江苏苏州舜水镇,祖上累代为官,积资亿万。她父亲把家财都买了古名画收藏,藏画室四壁皆木架,每室十架,每架藏百卷,各以镂金牌记之。其时睐娘才四五岁,聪明良善,善于记诵。父亲举出某画家姓名,她就能从架上卷中找出其所绘之画。父亲因此非常爱她,令她掌镂金牌,呼为画奴。到七八岁时,会作花鸟小图,文章、书法和诗词也作得很好;姿态身段都很优美,眉目清秀明媚,眼神特别诱人,母亲更其名为睐娘。明末甲申年,兵乱频仍,海内鼎沸。秋九月乱兵至镇,睐娘仓促之间,把最珍贵的画卷携带身边随父母潜入金牛村逃难,舜水镇在兵乱中化为灰烬。三年后,父亲要回舜水镇重整家园,但无钱修缮。睐娘说:“我可到孀居的姑家暂住。我带出的贵重画卷,售之可得千金,用它来修缮故庐,修好我可回来同父母完聚。”于是睐娘带一女奴问香乘舟至东新巷其姑家。姑名倩娘,无子。倩娘夫家表弟潘生,因其父母行为不正被族人除名,租贷了倩娘旁边的房子居住,经常挑逗倩娘,久而相悦。睐娘从问香口中略知倩娘之事,但默不作声。暮春时节倩娘邀睐娘游园,并以言挑逗,突然见潘生隔花相望,颇为惊讶,于是散去,睐娘意识到倩娘要拉自己下水,气愤了好些天。一日睐娘集唐诗句成一绝,偶被倩娘发现读后抢了去,睐娘无可奈何。倩娘将诗笺送给潘生,潘生回了一首七律挑逗,睐娘发现诗为潘生所作,即将诗笺撕碎并到倩娘处说:“我以小小年纪,离家在外,受到姑母很多恩惠。但姑母不教导我好好做人,而把潘生淫秽的诗传递给我,姑纵不爱侄女岂不应自爱吗?我的坚贞高洁如青竹翠柏一样,我久居于此,败坏名声,我要辞别你回家。”睐娘回到舜水家中,父母大喜。睐娘把这一段事未告父母。潘生原议婚于王氏,后王家以为潘生行为放荡,原议作罢。现在潘生因倩娘之故求婚于睐娘,未达目的,于是张扬睐娘作集唐诗,以诬蔑睐娘与他有染,并传给睐娘父母知道,以达到求娶目的。这以后倩娘去睐娘家同其父母谈睐娘婚姻,极口称赞潘生之才,又同睐娘之母密语睐娘与潘有染的谣言。父母二人不知究竟,信以为真,微微叹息就同意了,并决定将潘生招赘于家。此事一直瞒着睐娘。直至花烛之夜,才发现新郎竟是潘生,哭闹不已,气绝而复苏。问香去告父母,父母来后睐娘悲痛已极而无言,很久只说一句:“倩娘误我。”二年后潘生弄了几间房子,带睐娘回去。潘生父母凶悍,知睐娘对潘生不满,因而对睐娘没好脸色,睐娘已有不愿苟且偷生之意。后潘生为了维持生活出去做些文墨工作,又打邻居一少女主意,遭主人斥退。睐娘对潘生愈加不满,斥责了潘生,竟遭到毒打,以致头发散乱,血流满身。这时明月入户,一盏青灯,睐娘叫问香拿出自己诗词画稿,亲手焚之于火,作绝命书令问香送给父母,自缢于前屋房梁之上,年方二十四岁。睐娘收殓后数日,潘生即被一打抱不平的豪士所杀,第二年倩娘也被盗贼掳去。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齐宣王拜颜斶
-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
- 詹天佑的家世,詹天佑的留学生涯
-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4月出生于广东南海乡间(今为三水市辖)一个世业茶叶出口生意的家庭。他的祖籍是安徽婴源,由他的祖、父两辈,从那
-
-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
-
- 齐威王活煮贪官阿城大夫
- 舆论的力量是很大的,可是一旦不能判断而受到舆论的左右,就可能做出悔恨终生的错事。齐威王不听信传言,而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辨明
-
- 子产为何不毁乡校?
- 子产实行仁政,听从百姓建议,为什么不毁乡校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