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宣抚潜入江南
元朝的郑元祐说,他三十岁的时候,在吴江的洲渚上,认识了一个老和尚,这时已七十多岁。这老和尚为郑讲当年元朝大军南下,伯颜丞相的先锋兵来到吴地的故事。大军南下时,现已七十的老僧当年还是个承天寺的行童。那一天大寒,雨雪纷纷。元朝大兵布满在承天寺前。住山老僧命行童出寺门窥探一下元兵的动静,而自己准备万一情况紧急就自刎。行童虽然害怕,仍开了门远望。只见兵中有一位坐在银椅上的人,正频频招手唤行童前去,行童不敢去,银椅上的人又命令军士到行童跟前召他,告诉他不必害怕。行童到坐银椅人面前,那人问住山老僧还安好吗,又问西廊下首座僧安好吗。他对寺内这么熟悉,令行童惊讶。他叫行童先向首座僧致意,随即来到首座面前,没等首座惊魂稍定,他已向前施礼,笑着说:“首座怎么忘了我呢?我就是以前寺前卖卜的,曾在寺中上房住半年多。”接着他与首座一起到方丈拜主僧,说:“我是尤宣抚。”主僧只得用大锅煮稀饭让士兵果腹。尤公叫士兵持招安榜到处张贴,又叫行童用吴语诵读榜文晓谕百姓。这以后人们才知道尤公到江南来当间谍有八年之久,曾到龙虎山张天师处取符箓,送给元世祖作验证。因他在江南日久,对南方士人品格高下,都一清二楚。元定江南,把江淮省改江浙省,尤公任平章,省治由维扬(今江苏扬州)迁钱塘(今浙江杭州),钱塘有天庆观,高士褚师秀住那里,褚师秀自南宋以来以清苦节行闻名于世。有一天尤公单骑只带一个随从来到天庆观方丈,观主王管辖尚不知尤公为平章,尤自报身份,观主大惊。尤公说欲一拜褚高士,观主说这是个孤僻的人,宰相何必见他。尤公坚持要见,观主引尤叩褚的门,褚正读书,问谁,观主说出姓名,褚说观主不游廊,到这里管什么闲事,观主说山门有紧急事,褚高士开门,观主说:“尤平章求见。”褚说:“我从来不结识权贵。”这时尤公已施礼下拜,希望褚能引他入室,但褚闭了门,三人一起走到廊间小屋,尤公愈谦恭,但褚竟说:“三年前阆州有王高士曾在此,你怕错认了人吧!”说罢长揖而别。尤公赞叹:“实在是一世之高士。”元兵定江南后,杭地士女出游玩乐一如既往,尤公告诫说:“你们还不清醒,现在不是南朝了,勤俭力作还不一定能立足,这样惰游还行吗?”在学诸生贫困无以为继,对尤公说:“平章今日饿杀秀才也。”尤公给以救济,又建议以学校养士。
-
-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 相传夏桀攻打过岷山,得到了两位名为琬和琰的美女。这两个女人不仅长得妩媚,还很会跳舞,桀陷入了对她们的迷恋,还把她们的名字刻在了华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
-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是风水不好?还是黄泉之下无颜见父皇?雍正命身后不追随父皇,而在几百里之外另找“万年吉地”。数千名哑巴被秘密
-
- 齐威王活煮贪官阿城大夫
- 舆论的力量是很大的,可是一旦不能判断而受到舆论的左右,就可能做出悔恨终生的错事。齐威王不听信传言,而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辨明
-
- “田忌赛马”的智慧是恶智慧吗?
- 同一事件,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我们应该看到孙膑的跳出惯性思维,也应该知道这是在钻规则的空子。但在现实社会,要想更好地竞争与合作,田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