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书情节辞典

海鸟何须祭祀

书籍:古书情节辞典 作者:张华 朝代:2004-05-01 专题:书籍

有只海鸟叫做“爰居”,在鲁国东门外停留了三天。臧文仲命令国人去祭祀它。展禽说:“臧文仲处理政事真是迂阔啊!祭祀,是国家的重大制度,而制度是政事取得成功的条件。所以要慎重地制定祀礼,作为国家的大典。现在无缘无故地增加典礼,不是处理政事应有的做法啊。“从前圣王制定祀礼,凡能施行法令有益于百姓的,就祭祀他;忠心于国事而牺牲性命的,就祭祀他;用实际功劳来安定国家的,就祭祀他;能够抵御大灾难的,就祭祀他;能够消除大祸患的,就祭祀他。不是这一类的,便不能列入祭祀的法规里。从前烈山氏掌管天下的时候,他的儿子叫做柱,能种植各种谷物和蔬菜;当夏朝兴起的时候,周人的始祖弃继承柱的事业,所以供奉他为谷神。共工氏称霸九州的时候,他的儿子叫做后土,能平治九州的土地,所以把他作为土地神来祭祀。黄帝能够明确百物的功用,使百姓明了创造财富的道理,颛顼能够继续他的功业。帝能按照日、月、星的运行规律,安排季节的顺序,让百姓平平安安地过生活;光能够竭力使刑法公平施行,作为万民的行动准则;为老百姓的事情辛勤劳作而累死在野外;用筑堤的办法防治洪水,因为没有取得成功而被杀死;禹能用崇高的德行,继承父亲鲧的事业,改进治水的方法,取得成功;契作为司徒,使百姓能和睦相处;冥作水官,勤于职守,却死在水里;汤用宽厚的态度治理百姓,并且消灭了暴虐人民的夏;周的祖先稷辛勤地种植百谷,却死在山中;周文王以文德著称,周武王铲除了百姓的祸害。所以有虞氏大祭黄帝,祖祭颛,郊祭尧,宗祭舜;夏后氏大祭黄帝,祖祭颛顼,郊祭鲧,宗祭禹;商人大祭舜,祖祭契,郊祭冥,宗祭汤;周人大祭帝喾,郊祭稷,祖祭文王,宗祭武王。凡是以上所说的大、祖、郊、宗和报五种祭祀,都是国家的祭祀大典!”“另外加上社、稷、山、川的神,都是对人民有功德的;以及从前有智慧、有美德的人,是用他们的行动而取信于民的;天上的日、月、星,是百姓所仰望的;地上的金、木、水、火、土,是百姓凭借它们生长繁殖的;九州的名山、大川,靠它生产财物用品的,都要祭祀。不属于这几类的,都不列入祀典。”“现在海鸟飞来,臧文仲他自己还未明白怎么回事,便祭祀它,列为国家的祀典,这就很难认为是仁爱而明智了。仁爱的人讲求功绩,有智慧的人把握事物的道理。没有功绩而祭祀它,不是仁爱;不懂得又不肯询问,不是明智。现在大海恐怕要发生灾难了吧!那大海的鸟兽,常常预先感觉到并且躲避即将发生的灾难。”这一年,海上多次刮起大风,冬季温暖,气候反常。臧文仲听到展禽上述的那番言论,说道:“这的确是我的过错,他的话不能不听从。”于是臧文仲就派人把展禽的话书写成三份简策。

上一篇:王孙圉论楚宝 下一篇:桓公用管仲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