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尺直寻
孟子弟子陈代劝孟子应主动去谒见诸侯,做到“枉尺而直寻”。不去谒见诸侯,似乎是拘于小节吧。如去谒见诸侯,大可以实行仁政,统一天下;小可以改革局面,称霸中国。孟子则认为,只有诸侯招致时才去谒见,不能主动去谒见。枉尺直寻是从利出发,正直之士而不为也。孟子给陈代讲了两个故事:从前,齐景公畋猎,用有羽毛装饰的旌旗来召唤猎场上的管理员,管理员不去,景公要杀他,他不畏惧,曾经得到孔子的称赞。孔子对于这个管理员取他哪一点呢?就是取他不是自己所应该接受的召唤之礼,硬是不去。如果我们不等诸侯的招致便去,恐怕连那森林的管理员都不如了。接着又讲第二个故事:从前,赵简子命令王良替他的宠臣奚驾车打猎,整天打不着一只野兽。奚不高兴,告诉简子说王良是个拙劣的驾车人。有人把这话告诉了王良,王不服气,要求再驾一次车,奚勉强答应了。这一次,一个早晨便打中十只野兽。奚当时很得意,又告诉简子,说王良是个高明的驾车人。简子便让王专门给奚驾车。可是,王不肯,对简子说:“我给奚驾车依规矩奔驰,整天打不着一只兽,我给他违背规矩驾车,一个早晨便打中了十只兽。《诗经》上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我不习惯替小人驾车,这个差事我干不了。”驾车人尚且以同坏的射手合作为耻辱,那种合作得到禽兽纵使堆积如山,他也不肯干。假如我们枉尺直寻,先屈辱自己的志向和主张而追随诸侯,那就连驾车人都不如了。自己不正直的人从来没有能够使别人正直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