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史通通释

原序

书籍:史通通释 作者: 朝代: 专题:书籍

长安二年,余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于门下撰起居注。会转中书舍人,暂停史任,俄兼领其职。今上即位,除著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其兼。修史皆如故。又属大驾还京,以留后在东都。无几,驿征入京,专知史事,仍迁秘书少监。自惟历事二主,从宦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职。昔融三入东观,汉代称荣;张华再典史官,晋朝称美。嗟予小子,兼而有之。是用职思。其忧,不遑处。尝以载削余暇,商榷史篇,下笔不休,遂盈筐箧。于是区分类聚,编而次之。

昔汉世诸儒,集论经传,定之于白阁,因名曰《白虎通》。予既在史馆而成此书,故便以《史通》为目。且汉求司马迁后,封为史通子,是知史之称通,其来自久。博采众议,爰定兹名。凡为廿卷,列之如左,合若干言。于时岁次庚戌,景四年仲春之月也。

大驾还京注详集终《忤时》篇。

马融三入东观《后汉书》本传:永初四年,应召,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忤太后旨,禁锢。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后在讲部拜议郎。桓帝时,忤大将军梁冀,免官。得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

张华再典史官《晋书》本传:华学业优博,朗赡多通。虚钦言之于文帝,除著作佐郎。惠帝即位,以华为太子少传。数年,代下邳王晃为司空,领著作。

白虎通《后汉》《章帝纪》:建初四年,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异同,作《白虎议奏》。《班固传》: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作《白虎通德论》,今固撰集其事。

《隋经籍志》:《白虎通》六卷。《唐艺文志》"通"字下有"义"字。

史通子《汉书》司马迁传:太史公仍父子相继其职,作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宣帝时,迁外孙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上一篇:史通通释目录 下一篇:六家第一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唐代大诗人王勃蜀中九日 他表达了什么思想
唐代大诗人王勃蜀中九日 他表达了什么思想
《蜀中九日》是唐代大诗人王勃所作的一首七绝唐诗。相传这首诗创作于咸亨元年重阳节上,王勃参加送别友人的宴会,并登高回望故乡之时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李牧之死
李牧之死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